网上有关“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概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概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宣传活动:自建区以来,保护区一向热心支持和全力实践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推介生物多样性保护。先后多次在《中国绿色时报》、《福建日报》、《三明日报》、《八闽林业》、《永安报》以及福建电视台、三明电视台、永安电视台等媒体上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2003年还在福建信息港网站做了专题网页。在“爱鸟周”活动中,通过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和举办野生动物标本、摄影作品展览以及开展观鸟等活动,使“关爱生灵、保护鸟类”意识深入人心。在“世界湿地日”活动中,紧紧围绕“保护湿地、造福人类”主题开展宣传,以宣传车、标语等形式加大泥炭藓沼泽的保护宣传,唤起公众保护湿地、爱护水禽的意识。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中,充分利用“非典”的有利契机,利用挂图、以案说法等形式进行多层次、多媒体的广泛宣传,提高广大群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
2、青少年科普教育:保护区于2001年被列为永安市科普教育基地,2003年被列为三明市科普教育基地,2004年被列为福建省科普教育基地。建区以来,我区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充分利用保护区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优势,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自然科学教育基地作用,积极开展生动有趣的夏令营、科普营活动。采用野外考察、科普游戏、展馆演示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让青少年通过实践了解生物学科普知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3、对外交流:为了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和提高保护区影响,保护区积极参加各类协会组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2003年永安市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复旦大学决定在永安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把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的产、学、研教育基地。2002年8月加入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为福建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单位。2003年加入福建省生态学会成为福建省生态学会理事单位。多年来,积极为各协会组织工作,克服种种困难,把协会在本地区的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
写鸟的科普类文章急~~~~~~
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鸟的天堂。今天由我做你们的导游,一起来游览鸟的天堂。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这里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小鸟天堂是侨乡广东新会著名的国际级生态旅游景点,位于距城区10公里的天马村。她以数百年的悠久历史,占地达18 亩,远看像一片浮动绿洲的古独榕,堪称南国奇观。而每天栖息在这棵美丽大树上数以万计的各种野生鹭鸟,暮出晨归,嘎嘎而鸣,翩翩起舞,更蔚为壮观。这一自然景象出现在人口稠密区,生生不息,已延续了384年(明万历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于“雀墩”),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典范,实属罕见。历年来,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至。“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游览了小鸟天堂,写下了名篇《鸟的天堂》,并于1980年载入全国(包括港地区)统篇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成为经典课文,每年在全国约2300万名该年级学生中广为传诵。一级又一级,一代复一代,这个名闻遐迩的“鸟的天堂”,已在全国数亿学生中深入人心。这一奇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活的“教科书”,并以此作为窥视大自然的窗口,让人们从中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新型人鸟关系的过程,从而唤起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人类共同家园的美好情感。 时下,独具生态文化色彩的“休闲型”旅游,已渐成热点,正引领着旅游新时尚。2002年又恰逢国际生态旅游年。请到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来;请到人们心驰神往的绿色家园来!“人间毕竟有天堂,暂别浮华,拥抱自然,聆听百鸟和鸣,感受天籁之声;到人的乐园,远离尘嚣,觅一方静土,让疲倦的心灵得到片刻栖息……好了,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闲话少说,现在就请您自己参观鸟的天堂。2小时后在这里集合,祝您旅途愉快!
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去广东省新会成郊的一条河上的‘鸟的天堂’参观。”
大家走过一段石子路,就能到河边了。那里有—个茅草搭的水阁。穿过水阁,在河边两棵大树下有几只小船。
大家快上船。“船夫,麻烦帮我们解开绳子。送我们到‘鸟的天堂’行吗?”船夫很乐意帮助我们,船缓缓地动了。船夫划着船,大家可以坐在船上望四周的景致。
这里河面很宽,大家可以看见水上没有波浪。船很平静地在水面流动哦。三个船夫很有规律地在划水。前面的地方河面变窄了。我们可以看见一簇簇的绿叶伸到水面来。树叶真是绿得可爱。大家可以看见前面有一棵榕树,大家一定是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榕树吧?
我们的船要靠近榕树了。我们可以看清这大树了。这棵树占地160多亩,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都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里就是“鸟的天堂”鸟在树上做窝,我们不要捉它们。瞧,几只鸟在扑翅。
这里非常清静。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我们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手。这个树林很热闹。到处都是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那只站在枝上叫,那只飞起来,那只在扑翅膀。
大家注意地看。这边有一只,那边漏了那只,看那只,那又有一只,大家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一只画眉飞了出来了,给大家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呢!它的歌声真好听。
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明天我们返回南宁,结束这次旅游。
抱歉啊,我就找到一篇
[科普文章]第一只鸟儿是怎么飞向蓝天的?
by 流浪的石头
人类进化史上有几个非常吸引人的不解之谜。一是为什么发明了轮子?二是既然轮子的效率那么高,人类的腿为什么没有进化成轮子?第三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没有学会飞翔?(翅膀比轮子的效率更高)
人没有进化出轮子,也没有进化出翅膀,但人类从关注自身的角度出发,开始对鸟儿感兴趣了。大家知道,鸟儿是地球上几乎是唯一的会飞翔的动物(昆虫和蝙蝠也会飞,但飞翔的路程和鸟儿根本不能比,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上有一篇文章,《飞向蓝天的恐龙》,我是看了这篇课文之后才想起写这篇文章的。
长期以来,鸟类飞行起源一直存在两大假说:鸟类飞行树栖起源说和鸟类飞行起源奔跑起源说。
最早流行的奔跑起源学说,这个符合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常识,比如,飞机就是现在地上飞速地奔跑,然后再从地上突然起飞的。很多大鸟的起飞过程也要有个奔跑的阶段。但第一只鸟儿是这样飞翔的吗?别忘了,那个最先的鸟儿(老祖宗)的翅膀可能发育得并不完全。
翅膀发育不完全的鸟儿如何飞行呢?我们可以看看蝙蝠。蝙蝠具有一对假翅膀,它是靠滑翔学会飞行的。所以,第一只鸟儿因为飞行结构发育不完善,借重力通过滑翔开始飞行更有可能。
那么,第一只鸟儿依靠滑翔飞行有没有证据呢?第一只鸟儿是由谁演变过来的呢?答案是恐龙。不管这个答案是否正确,至少研究这个理论的人已经得到了国际古生物界极大的关注,这个人就是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徐星研究员,《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文章就是他写的。
徐星,男,1969年7月生, 2002年获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动物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起留所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在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从事短期研究工作。2003年起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生代恐龙化石及相关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他首次报道了可能具有树栖特性的兽脚类恐龙,提出了在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兽脚类恐龙经历了一个生态转化的假说。他首次报道了具有初步飞行能力的兽脚类恐龙,提出恐龙可能经历了一个四翼阶段,为鸟类飞行树栖滑翔起源说提供了第一份坚实的证据。
他近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地理学会科研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11篇发表于英国《Nature》,SCI刊物引用率344次)。 2001年,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丰田计划,成为全球11位入选科学家之一。
2000年后,人们在辽西地区陆续发现了很多带羽毛的奔龙类化石,这些化石从形态上看很可能是赵氏小盗龙或者类似的物种。2002年,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诺雷尔博士和他的中国同行以及另外一个中美联军研究小组对其中的一些化石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类似赵氏小盗龙的奔龙类发育有和现代鸟类一样的羽毛,一些羽毛左右两侧的羽片不对称,一些很长的羽毛长在后肢上。这些新发现促进了人们对于恐龙向鸟类转化过程的理解。
2001年和2002年,徐星对同类型的标本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研究工作揭示了一个恐龙演化过程中完全未知的阶段,而这一阶段恰恰可能是鸟类飞行起源的一个关键性阶段;新标本证实了徐星以前对赵氏小盗龙所做的推测:恐龙世界中存在树栖恐龙,鸟类的飞行始于树栖生活。
在这些标本当中,徐星不仅观察到了前人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比如这些恐龙的皮肤结构不仅具有现生鸟类羽毛的形态,甚至还显示了空气动力学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徐星注意到发育在这些恐龙后肢上的羽毛形态和分布与鸟类翅膀上的羽毛惊人地相似。由此徐星推论,这些恐龙长着四个翅膀,不仅前肢羽化为翼,而且后肢也羽化为翼;这些恐龙生活在树上,可能借助四个翅膀进行滑翔;鸟类的祖先很可能借助重力,在经历一个滑翔阶段之后才产生强大的主动飞行能力。
徐星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后在国际古生物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英国里兹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瑞讷博士称四翼恐龙是始祖鸟之后在鸟类演化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发现;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塞雷诺博士称之为“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但是并非所有的学者都同意徐星的结论,许多问题尚存争议或者有待解决。
有人提出,顾氏小盗龙的后肢是否能够形成翅膀?后肢的羽毛是否可能用于展示,吸引配偶或者恐吓敌人?徐星提供的证据显示,后肢羽毛的空气动力学特征非常明显:羽轴两侧的羽片不对称,而不对称程度和鸟类翅膀一样,越靠近远端越明显;羽毛的着生方式和长度变化与鸟类翅膀也一样。
羽轴两侧的羽片不对称是鸟类飞行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指示标志。著名鸟类学家美国学者费多西亚和他的同事发现,鸟类的飞行能力越强,其翅膀上飞羽羽轴两侧的羽片宽度差异越大;失去飞行能力的鸟类,其飞羽的羽片显得相对均称。因此,顾氏小盗龙的这些羽毛特征表明后肢羽化为翼的可信度是很高的。
还有学者提出,后翼的姿态和已知恐龙的骨骼结构似乎矛盾,如何解决?四翼代表一个演化的旁支还是鸟类演化的必经阶段?徐星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时候对这些问题曾做过探讨,已经有了一些线索和思路。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彻底消除人们的疑虑,为鸟类飞行起源树栖滑翔说提供最终的判定意见。有关顾氏小盗龙的深入研究正在继续,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对这些问题做出很好的回答。
- END -
关于“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概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