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儿童体温达41℃,紧急救治!高温下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小孩体温是不是比大人要高一点)

导读

近日,一名儿童因长时间户外运动后未饮水,出现神志不清症状,被紧急送医救治后,诊断为热射病,需要呼吸机支持。此前,北京也有两人出现中暑症状进而发展为热射病,送医后抢救无效而死亡。千万别小看夏季出现“中暑”症状,严重时也会致命,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一起来了解一下。

北京一儿童确诊热射病紧急送医

近日,西城急救中心站茅彧车组接到120调度指令,有患者需转院。患儿为一名儿童,在户外长时间运动后未饮水,出现神志不清症状,被家属送医院诊治。院内医生测得其体温达41℃,诊断为热射病,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和物理降温,此时孩子神志不清已超过1小时,急需转诊。

车组司机王懿巍驾驶救护车迅速到达医院,茅彧医生评估患儿身体情况——体温38℃,处于浅昏迷状态。茅彧医生、郭彦童护士将患儿快速平稳转移到救护车后,持续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和血氧监测,为患儿继续输注低温生理盐水及提供呼吸机支持,并做物理降温。随后车组将其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北京120急救中心提示: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熟,对热的调节能力不足,是中暑的易感人群,且更易并发损伤,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但中暑也是可以预防的。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中暑常发生在夏季体育活动和军训时,由于缺乏对中暑早期预警症状的准确认知,可能直到出现休克或昏厥才被发现。家长或活动者应对中暑的病症特点和急救方法有最基本的认识,加强对这些易感儿童的观察和监护,减少热暴露时间,降低活动强度,并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调整相应药物方案,降低孩子发生中暑的风险。

此前,北京一名近60岁的女性在户外带孩子活动回家之后,因出现严重意识障碍被送到急诊科。后来,这名患者被诊断为热射病,经过近7个小时的抢救,在17号凌晨不幸离世。7月2日,北京一名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医院证明显示死因为热射病。这两例病例都是先出现了中暑的症状,继而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究竟有多严重?为何会致死

医学上,最严重的中暑被称为热射病。热射病究竟有多严重?为何会致死?我们又该如何远离和应对热射病?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建萍解释了中暑和热射病之间的关系。

杨建萍:“中暑一般分先兆中暑、中度中暑、重症中暑,我们所说的热射病就是重症中暑之一,是最重的一种类型。比方说在室外走的过程中,稍微有点恶心、头晕、乏力,一旦觉得不舒服,有可能就是先兆中暑或者中度中暑,一定要休息,如果不休息有可能迅速进展成为热射病最重一型。”

作为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剧烈运动所致,身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以上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

杨建萍:“普通的鸡蛋放在40℃以上它就凝固了,这种凝固的鸡蛋还能生出小鸡来吗?肯定不行了。所以咱们人体蛋白是一样的,一旦超过温度极限,细胞就坏死了,各个脏器功能肯定是损伤的。核心温度如果超过42℃,救过来的可能性很小,这是致热源的直接损伤。还有一个间接损伤,就是致热源可能会导致我们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我们的脏器功能损伤,这是我们病理方面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葛洪霞介绍,热射病分为两种类型。

葛洪霞:“一种我们叫经典的热射病,通常发生在一些比如老年人,或者汗腺有障碍的人,脑血管病卧床这部分患者,他们属于高危人群。即便没有进行特殊的运动,但如果环境不通风,时间长了它也会发生热射病。还有一种类型叫劳力型的热射病,一般发生在健康的人群当中。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大量的体育活动或者室外作业会引起来热射病。”

艰难的热射病救援

就在一个月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经历了一场持续36天的热射病救援。5月中旬的一天,那天的气温在31℃左右,一名男子在参加十公里长跑的过程当中,突然出现意识障碍,随即当场倒地,这名患者是典型的劳力型热射病。健康的人体体温在36℃-37.2℃之间,而这名患者被送入院时,体温已达40℃以上。葛洪霞表示,对于这名患者的各个来说,都在经历着“蒸煮”模式。让他的体温降下来,迫在眉睫。

葛洪霞:“当时他是一个躁动的状态,不能够正常交流的。在起病的半个小时之内,如果能把核心体温快速的降到38.9℃以下,那对于病人的愈后是有帮助的。在两个小时之内,就要快速降到38.5℃以下。患者一来我们就很快把冰毯、冰帽都用上了,天效果还不错,体温在38℃以上。但是到了第二天,一下体温就升到39℃,所以我们就给他直接上了血管内的降温导管,把温度降到了37℃。”

对这名患者的控温长达一周。由于体温过度升高,患者体内的凝血功能被激活,导致微血管内广泛形成血栓。而人体大量凝血因子被消耗,病人就面临出血风险。葛洪霞说,抗凝必须进行,但又要与出血风险博弈。

葛洪霞:“最致命的也是最不好的,就是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DIC),它的变化是以小时计。这个病人来的时候表现出来了高凝状态,不阻断很快就会出现凝血因子的消耗,继而发生出血。所以我们在早期给他用了一些抗凝药物,但是很快他就出现了咯血、血尿这样一些出血的症状,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停了抗凝药,给他输大量的凝血因子。等他的出血症状好转了,我们又很快地尝试给他恢复了抗凝药物,最终是阻断了DIC的过程。”

除了降温和抗凝,热射病起病迅速,几小时就能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横纹肌溶解、呼吸衰竭、心肌损伤、肝功能损伤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也需要医生们同步解决。

葛洪霞:“我们在比较早的时候就给他做了气管插管。这名患者出现了横纹肌的溶解,肌酸激酶入院的时候是700多,不到12个小时就涨到了好几千,又出现了酱油色的尿,我们也是在时间给他做了床旁的血滤,减少对肾脏的损伤。他的肝功能损伤是特别突出的,胆红素到了500多的水平,涨了接近30倍。整个人特别黄染的状态,我们给他用了胆红素的吸附,还有一些保肝药物。”

经过1个多月的,这名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而在热射病面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份幸运。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建萍回忆起发生在6月的一例热射病病例。

杨建萍:“是一个干活的一个农民,听他家属说在农地里劳动,前两天就觉得他不舒服,厌食、没有精神,但是问他也不说自己具体哪不舒服,就继续干活。干了两天之后,就突然感觉不行了,拉血吐血。来到医院的时候意识状态就不太好,高烧,患者本身就有肝硬化这个基础病,所以他一旦出血是非常凶险的,止血比较困难,再加上凝血功能问题,各个脏器损伤,我们也用了很多方法,最后患者血压也一直维持不住。”

最终这名患者不幸离世,让感到遗憾的是,如果这名患者在刚出现中暑症状时便注意,可能就不会发展为热射病。

出现中暑症状千万别拖

杨建萍表示,热射病是可防可控的,出现中暑症状千万别拖着。

杨建萍:“先兆中暑自己是可以预防的,不用非得来医院,只要及时的止损休息,补充水分、电解质,然后吹吹空调、风扇,通风的地方待一待,可能就会觉得好很多。自己觉得体感舒服了,再干手里的活。先兆中暑只要大家意识到了,是能够纠正过来的。”

尤其年老体弱者体温调节能力不足,更应保持警惕。

杨建萍:“老年人也得注意,尤其是卧床的病人,他本身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就很有问题,不像正常年轻人那么快,而且散热状态也很差,再加上闷热的环境下的,就很容易产热和散热失衡,很容易中暑成为热身病。”

此外葛洪霞提示,如果因为中暑出现的发热,不要用退烧药进行降温。

葛洪霞:“芬必得、双氯芬酸钠在中暑发热病人身上是不建议使用的,一个是可能降不下来,无效;第二个可能会导致病人大量出汗、脱水,就会加重病人的损伤。”

医生提示,当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或因高温出现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时应考虑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如发现患者出现昏迷、极度虚弱、意识模糊、谵妄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或协助拨打120。

近期,北京的高温天气依然持续,

转发!

提醒身边的朋友,

高温天气做好防护,警惕热射病!

记者 苏婉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4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