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门何不“应开尽开”(高校大门设计平面图)

当下,各大公共场所基本已正常开放,回到了疫情前的状态。可还有部分高校迟迟未将关闭的大门打开。在全社会都已经进入常态化节奏后,部分高校固守“老黄历”就显得不合时宜,给人以脱节之感。

不仅大量校友、民众吐槽进出大学校园不便,甚至教师也抱怨“进自己学校都麻烦”,可见关闭的高校大门已经成了校内外交流互通的显著障碍。无论从社情民意抑或大学自身属性、承担的社会功能等来看,关闭的高校大门都必须“应开尽开”了。

公立大学是财政供养的公共场所,有义务向公众开放。大门一关了之,损害的是每名为大学正常运转奉献过力量的纳税人的权益。像“大学不是你家开的,凭什么想进就进”这样的声音显然是错误的,大家还真能理直气壮地说“大学是我家开的”。

大学提倡兼容并包,通过关上大门打造“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无法体现大学的精神与内涵,也可能让在校学生失去很多与外界交往交流的机会。大学作为许多年轻人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人生阶段,除了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半校园半社会”的混合环境中,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这样宝贵的机会如果因为校园封闭而错失,社会阅历欠缺的毕业生们或许会在步入复杂社会之际感到手足无措。

大学已非中小学,大学生也无需被无微不至地呵护。“开放”显然也是大学生的“刚需”,社交、旅游、找工作、互享优质课程资源等都能够自由进出校园为前提。毕业季、招聘季到来之时,“应开尽开”显得更为迫切。开放校园绝不意味着学校被外人“占了便宜”,恰恰相反,外界各类资源更便捷入校也会让学生受益,有助于完善校园生态、激发大学活力。

大学除了是教育教学的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地标和文化中心。向公众开放的讲座、教室里旁听的“社会人”,甚至那些为了激励孩子学习而全家来一睹名校芳颜的“到此一游”,都在无形之中展示着大学的魅力。离开了这些面向社会的精神滋养和充满烟火气的细节支撑,大学恐怕也难成其大。

部分高校担心开放后会面临管理难题,可就实际情况而言,诸多连围墙都没有的高校,如公交车从校园中穿梭而过的湖南大学,其教学工作照样井然有序。加之,还有实名认证、身份识别、在线预约等技术手段的加持,开放后的校园管理不存在难度大增之虞。尚未敞开大门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政策,身处闹市甚至早已成“知名景点”的高校,不妨借鉴北京大学的预约制,控制入校人数总量;其他的则可自由进入或采取实名登记制,再在教学楼、实验室等重点场所进行“二次安检”。如此既可实现便民也有利于学校加强管理。

沿用非常态时期的举措管理常态现状下的高校,说到底是懒政与惯性思维在作祟,高校大门应开不开,非不能,实不为也。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已向社会开放,所谓不适却鲜有耳闻,说明诸多打开高校大门的顾虑,可能更多是部分高校管理者陈旧僵化思维的产物。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高校大门对公众“应开尽开”,公众也应用文明的言行举止展示对大学校园的友好,唯如此方不辜负大学开放的初衷,进而合力打造一场大学校园与社会公众互惠互利的双向奔赴。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3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