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自然教育正在兴起,成青少年认识自然重要途径(广东自然教育基地)

南都讯 自然教育师资力量仍需加强如何让青少年更好地观察自然、认识自然、感受自然?自然教育课堂已日渐成为重要渠道!近日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发布的《2022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全网检索自然教育机构数量为15570家,其中,拥有自然教育机构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南都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及相关自然教育机构了解到,当前,自然教育在广东逐步兴起,成为青少年认识自然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现阶段自然教育基地硬建设、行业准入规范与社会认知等仍需完善。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七月的帽峰山林荫葱郁,蝉鸣声声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是帽峰山开展的《昆虫的奇妙世界——探索自然的小精灵们》森林自然课堂科普活动。

树林深处,广州市白云区头陂小学五十余名师生围坐一堂,正聆听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专业老师对昆虫世界的精彩讲解。

“谁知道世界上飞行最快的昆虫是什么?”在一系列问答互动中,孩子们踊跃回答问题,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一场有趣的昆虫科普便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中完成了。

7月3日,帽峰山森林自然课堂开展主题为《昆虫的奇妙世界——探索自然的小精灵们》科普活动。 图源:广州市帽峰山景区

帽峰山的森林自然课堂正是当下兴起的自然教育实践的一种。

自然教育,一般指为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在户外开展以自然界实物为教学素材的教学活动。在我国广义上的自然教育包括森林教育、户外拓展、研学旅行等。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科技与培训部部长吴毓仪表示,近年来自然教育的社会热议度有所提升,但我国自然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会场丰富展品。

自然教育可以非常好地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而这也是自然教育最核心的一个要素。在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分论坛之“从动物园到大自然”上,与自然同行自然教育集团创始人郭世军做了以《动物园自然教育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分享。

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郭世军表示,自然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等品质,“自然教育课程对孩子的七大能力培养都有帮助,比方说观察力、听力、表达力、沟通能力等,都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有利于调节‘自然缺失症’。”

广州动物园夜观活动。

“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的小孩》中提到的一种现象,指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割裂相处,导致了诸如儿童肥胖、注意力紊乱、孤独、抑郁、易怒等一系列症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也意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在自然教育方面,瑞士、日本等已走在前列。联合国在《柏林可持续发展教育宣言》中呼吁“到2025年使环境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学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2022年9月,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京举办,大会一致通过《北京宣言》,发出了“一起向自然”的号召。

自然缺失症并非遥远的名词。随着都市生活去自然化,青少年“自然缺失症”也屡见不鲜。2015年红树林基金会发布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的调研报告》显示,当下中国有16.33%的孩子有自然缺失症倾向。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活动现场。

“如果在早上七点进入居民楼的电梯,你在电梯里遇到的孩子很少有活蹦乱跳的,大多数孩子都背着书包蔫头耷脑的,看上去比我们成年人还讨厌这一天的开始。”广东韶关丹霞山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陈昉副局长在此次自然教育大会上风趣地阐释都市青少年“自然缺失症”的普遍化,“就像是生命感知能力被钝化了一样。”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针对当下青少年群体的“自然缺失症”,马克汉姆国际教育集团校长刘婉华在此次大会的“自然教育融五育实践”专题分享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自然教育需要我们大中小学来衔接,久久为功。”

广东自然教育机构数量全国首位

此次大会发布的《2022中国自然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全网检索自然教育机构数量为15570家,拥有自然教育机构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会上,广东获得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市)称号。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广东获得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市)称号。

近年来,广东越来越重视自然教育。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委第十三届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高品质的自然教育基地、自然博物馆等,打造粤港澳自然教育特色品牌。”

今年7月1日,广东省最新修订的《广东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林业科普基地、自然教育基地和自然博物馆等建设,开展森林资源保护科学普及活动。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活动现场。

在自然教育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上,广东省再次担起“排头兵”重任。2019年“自然教育”被列入了广东省林业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的条件,开启了自然教育入职称评审范围的先河,作为全国首创,广东省有效吸引了各类人才投身到自然教育事业。

随着自然教育制度体系建设的完善,广东自然教育硕果累累。以广州为例,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广州以自然保护地、植物园、动物园、城市公园、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载体,建设了自然教育场所100多处。截至2023年6月底,广州市有14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3家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

据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蔡胜在会议上介绍,在自然教育相关基地方面,广州建成了全国批科普教育基地33家、全国林草科普基地3家、自然学校4家。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打造293个口袋公园和5个古树公园,“将生物多样性工程和生态修复引入公园,为自然教育的开展提供场所。”

海珠湿地雁来栖观鸟自然教育径。

根据省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115个自然教育基地、8个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公布101条特色自然教育径、148个自然教育场馆,其中107个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全省每年自然教育活动参与人数近百万人次。

年,粤港澳自然教育品牌系列活动获得了中国梁希科普奖。该奖是代表我国林业和草原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梁希科学技术奖”的重要组成奖项之一。

“全省每年大概有上百万名青少年参与自然教育活动,这既提升了孩子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又涵养了粤港澳青年共建共享祖国大好河山的家国情怀。”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陈俊光在此次会议上表示。

第二届粤港澳自然观察大赛。

自然教育师资力量仍需加强

由于自然教育在我国兴起较晚,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公众对此了解较少。当下,随着相关政策的支持与公众认知水平提升,自然教育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在广州市教育局公示的《2022-2023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名单》中可以看到,除了常规的学科类、信息类竞赛,名单中还新增了观鸟比赛。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观鸟活动。

“自然教育成为校内课程的重要补充,这在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郭世军对南都记者表示,关于未来青少年自然教育的发展态势,他持乐观态度。

不过,南都记者采访发现,自然教育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很多方面仍需加强。例如,目前除公园和景区一类自然教育基地具有较好配套设施外,如林场和保护区等非景区单位,相对商业配套设施较为薄弱。

“我们去到一个公园,首先我个人觉得这个公园除了供人休闲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教育。教育的功能可以呈现很多,我们称之为科普宣教职能。这个工作我认为可能是目前自然教育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郭世军认为,对于自然教育设施的建设,室内设施不必过多追求科技元素的堆砌,教育的课室应该布局有利于孩子开展项目制学习和跨学科的学习,以期更好符合教育改革方向;户外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更容易抵达,更安全的这样的自然教育设施。

“更科学、更符合亲子家庭、更符合大研学的需求,而不一定是考虑它有多偏、有多漂亮。”郭世军说,对于整个基地配套设施而言,解决交通这一局限自然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当务之急,“目前的很多自然教育就是十公里半径的受众群体。”

广州动物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另外,不少专家对南都记者表示,对自然教育机构而言,仍需加强自身课程能力建设,同时在师资力量上,要做好导师培训;相关部门可开展导师体系的培训和认证,实行机构准入制管理,有序推动自然教育的发展。

作为“广东省自然教育之星”,吴毓仪也是一位母亲。在带孩子进行自然教育实践中,她深感当下自然教育课程“难以量化”的痛点:受众的体验感和导师自身授课水平是高度挂钩的,也许在这一家会感到自然教育“入脑入心”,在另一家就会感觉“流于形式”,同一项活动开展后观感差异会很大。

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自然教育市场服务有良莠不齐趋势,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并更好规范化,需要强化导师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养,并适当建立机构准入管理机制,有序推动自然教育发展。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活动现场。

部分专家指出,自然教育的核心应落在教育上,不应出现此前有媒体批评的“自然教育和出门旅游没什么两样”的现象。对于自然教育的问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王英永在大会论坛中提出,要善读大自然这本书,把自然教育讲好讲活,“自然界有很多生动的故事。我们要提倡观察自然、阅读自然,发现地球故事以此来推演未来。让自然教育成为青少年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起点。”

好的自然教育,也将带来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在帽峰山森林自然课堂活动现场,三年级的唐梓辰对讲座所学如数家珍,“今天我学到了行军蚁特别能繁殖,一天产卵数以万计。感觉大自然很神奇,也很奇妙。”自然教育奇妙的“化学反应”不止发生在他身上,头陂小学的杨亦潼在参加完活动后,也表示以后还想继续去外面多感受大自然,去森林里面发现昆虫、观察昆虫,“我对大自然一下有了好多兴趣。”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活动现场。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实习生 潘竞儿 通讯员 林荫

通讯员供图

(0)
上一篇 2023年07月19日
下一篇 2023年07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