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的概念

网上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概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具体如下:

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2、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扩展资料:

1、种群特征描述

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与“密度”不同,前者是个体的“数目”,后者是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与死亡率出生率指在一特定时间内,一种群新诞生个体占种群现存个体总数的比例;死亡率则是在一特定时间内,一种群死亡个体数占现存个体总数的比例。

迁入率与迁出率许多生物种群存在着迁入、迁出的现象,大量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会对种群密产生显著影响。对于一个确定的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种群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分别成为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

性别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比,自然界中,不同种群的正常性别比例有很大差异,性别比例对种群数量有一定影响。

年龄结构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幼年个体(生殖前期)、成年个体(生殖时期)、老年个体(生殖后期)的个体数目,分析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判定出该种群的发展趋势。

空间格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群落分类

热带雨林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层次多,最复杂。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纬5~10度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

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温暖多湿的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森林,大致分布在南、北纬度22°~34°(40°)之间。

针叶林分布:寒温带及中、低纬度亚高山地区植物:冷杉,云杉,红松

荒漠分布:南北纬15°~50°之间的地带。特点:终年少雨或无雨,年降水量一般少于250mm,降水为阵性,愈向荒漠中心愈少。气温、地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多晴天,日照时间长。风沙活动频繁,地表干燥,裸露,沙砾易被吹扬,常形成沙暴,冬季更多。

冻原分布:欧亚大陆和北美北部边缘地区,包括寒温带和温带的山地与高原。特点: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凉短暂,最暖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4℃。年降水200~300mm。

热带草原分布:干旱地区。特点:年降水量少,群落结构简单,受降雨影响大;不同季节或年份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景观差异大。

沼泽分布于低洼地和排水不良地段,可分为草本沼泽和森林沼泽。

种群的空间特征

“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在新旧教材中均有,算是老面孔,有的教师可能已教过十来次了。几次教材更新,虽有本节内容的更改,但基本的框架知识始终没变。如果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提问的话,还是会有一些问题让教师感到底气不足。下面粗略收集汇总之,以供同行参考。

1 种群是一群种吗

牛群是一群牛,人群是一群人,但种群却不是一群种。种群是同一时间生活在同一区域中的同种个体的集合。生活中有很多概念是可以顾名思义去想其解释的,但这里却是个例外。“population”作为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它的翻译结果却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这个术语是从拉丁语派生的,含人或人民的意思,在我国被翻译成种群,在生态学、分类学、生物地理学等学科中广泛应用;在进化论、遗传学中常被译成“群体”,而在其他学科中也有被译成“居群”或“繁群”的,在台湾将population译为“族群”,日本译为“个体群”。

2 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那么概念中的“一定区域”应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吗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的种群”,根据教材中的这句话可以看出,种群的同种个体的确占有一定的区域。“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繁殖的单位”,从这个现代进化论的观点中还可以看出这个区域界限是存在的,否则怎么才能保证种群间不进行基因交流呢?但实际情况与想象的有一定距离,起码教师不能把这个界限等同于地理隔离中的沙丘、河流和高山等不可逾越的障碍。不可否认,有时种群的界限是非常清楚的,如一个池塘中的鲤鱼或一个岛上的蝮蛇,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种群的边界则是生态学家根据调查的目的而划分的,缺乏绝对的界限。

3 种群有几个特征

种群有几个特征?好象这是个很浅显的问题,因为这一节学的就是“种群的特征”,但如果真的要作答的话,答4、5或6种恐怕都有它的道理。因为综观各种练习册及教辅材料,得出的结论是种群特征为4个(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然而翻开教材会发现,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个特征外,还有一个用小字排版的“种群的空间特征”,这若要算上的话,种群的特征就应该是5个。为此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新课上完学生会说5个特征,而练习做多了就会改成说4个特征。但按照最新版生态学的划分,种群的基本特征应包括以下6个,即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内分布型、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种群的迁出率与迁入率、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的性比,也就是说教材上的种群的空间特征算一个,同时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得分开算成2个。

4 表示种群密度时,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在什么时候使用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可是在具体表示某个种群的密度时,何时用面积,又何时用体积呢?实际上这个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陆生种群用面积表示,不要说大型动植物,就连土壤中小小的螨类,习惯上也是用每平方厘米有多少千个来表示。水生种群中数量少、个体大的水生种群用面积多些,如每亩水面有多少尾鳙鱼等,而数量大、个体小的种群则用体积多些,如每毫升培养液中草履虫有多少个等。

5 黑光灯灯光诱捕法,是怎样确定种群密度的

通过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获取的种群密度虽然是个估计值,应该说其与实际数据的偏差度是有限的,学生也容易接受和理解。但在用黑光灯灯光诱捕法来调查有趋光性的昆虫密度时,就凭借每晚诱捕到的几只蛾子,似乎无法计算出密度来。其实灯光诱捕法获取的仅是相对密度,是通过跟历史记录作对照得出的,反应密度大小的也不是具体的数据,而是成灾程度的多度等级,如轻、较轻、较重、重等,比如说,通过历史记录得知每晚捕到20只左右的蛾子将暴发严重的农林虫害,那么,在相同条件下,今年也一晚捕到20甚至更多只蛾子时,就说害虫密度已大到严重灾害的程度了。

6 性引诱剂是怎样诱杀雄虫的

某些雌蛾腹部末端能释放出挥发性的性外激素来吸引雄虫,只要雌蛾分泌数量极其微小的性外激素(每毫升空气中存在几千个,甚至几百个性外激素分子,大约十亿分之一g),就能被距离数百米以外到千米左右的雄蛾所感知(以触角来感知的)。根据这一原理通过人工合成性引诱剂(大都属于酯类、醇类或有机酸类),制成对同种雄蛾有较大吸引力的诱芯,然后将诱芯置于诱捕器(水盆式、黏胶式)中。性引诱剂在田间释放后,形成“假姑娘”(性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的雄虫)进行诱杀。通过长时间释放过量的性引诱剂的干扰,残存的雄虫在繁殖季节也因此而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降低了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大幅度地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达到防治农林害虫的目的。

7 种群都有年龄结构吗?

像人和高等动物等的种群,确实明显存在着年龄结构,理论上讲生物有寿命就应该有年龄结构,但实际操作时,就会碰到不少问题。①单细胞生物,虽然有产生、分化和衰老的过程,但一般不分老、成、幼年龄结构;人工饲养的实验种群也往往会是青一色的幼年或成年个体,不同时出现三个年龄段,而谈不上年龄结构。②有些寿命不足一年的生物,这时可能改为月龄结构或像昆虫改为生活史期(卵、幼虫、蛹和成虫)更好些。③大多数植物、海绵、水螅和珊瑚等构件生物,它们的受精卵先发育成一构件(结构单位),然后发育为更多的构件,通过连接部位的死亡而成许多个体,像这些构件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又有个体年龄结构和构件年龄结构两个层次,如构件生物植物是由年轻的、正在生长发育和参与繁殖的部分与衰老的部分组成的。

8 四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注意点分别是什么

教材强调了样方法的注意点是“样方选择要随机,样方大小要合情,样方数目要适宜”,很自然学生会问:其余三种方法的注意点是什么?事实上标志重捕法的注意点:一是“所做标记要科学”(所作标记不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捕食、避敌和机体健康等);二是“重捕的区域、方法要一致”(避免增加变量,人为干扰实验结果);三是“二次捕获之间的时间要足够”(让被标记动物与没被标记的动物充分混合)。灯光诱捕法的注意点一是“定时间、定功率”(诱捕时间的长短、功率是20w还是40w这两点若有不同,那么所捕数量就没有可比性);二是“留意天气”(气候会严重影响灯光诱捕的效果,特别是下大雨和刮大风)。逐个计数法的注意点就只有“防遗漏、不重复”这一条,保证所记之数是准确的。

9 种群性别比例都是1:1吗

性别是从酵母菌到人类一切真核生物的共同特征,两性生物中的雌雄性别比1:1理论上是一个恒定值,在自然群体中这是同一物种内两种性别表型选异交配的结果,事实上大多数动物种群的性别比例是接近1:1的,少数雌雄异株的植物中,也有与动物相类似的性别比例。但也有些生物是例外的,在它们的种群中不存在雌雄个体1:1的比例。如后口,自由游泳的幼虫是中性的,如果它落在海底就发育为雌虫,落在雌虫的口吻上就发育为雄虫。如蜜蜂,受精卵可以发育为正常能生育的雌蜂(蜂皇),也可发育为不育的雌蜂(工蜂),不受精的卵则发育为雄蜂。如盐生钩虾,在5℃下后代中雄性为雌性的5倍,而在23%下后代中雌性为雄性的13倍。如黄鳝,幼年是雌性,繁殖后多数转为雄性。再如玉米,基因型为BaBaTsTs为雌雄同株,babaTsTs或babaTsts为雄性植株,babatsts为雌性植株。由此可见,在具雌雄性别的种群中,有性染色体的存在,但这并不是说只有性染色体能影响性别的发育,事实上性别是一个复杂的发育性状。

10 “标志”与“标记”可以等同吗,标志重捕法所获得的数值与实际比较差异是什么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标志与标记是同一条目,并无两样的解释,完全可以互用而划等号,不少付出了额外的注意,其实新的大学教材基本上已不出现“标志”两字了。

在中学教学的训练中,常出现要学生回答通过标志法所获得的种群密度的数值比实际情况要大些的题目,理由是被捕捉和标记折腾的动物,重捕时将变得不容易。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事实上标记个体的死亡率会有所上升,但这并不是绝对,有时还会出现重捕时被标记动物容易被捕捉的情形,原因可能是第一次的捕捉和标记降低了标记动物的运动能力或影响了机体的健康,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可喜的是现在许多设计精巧的捕捉方法和统计方法已被设计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可以获得一个合理的最小偏差种群估计量。

以上所列仅源于笔者所教的两个班学生,如果教师能跟自己的学生深入探讨的话,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释。

高二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知识点整理

种群的空间特征是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

1、均匀分布

均匀型分布,指种群在空间按一定间距均匀分布产生的空间格局。根本原因是在种内斗争与最大限度利用资源间的平衡。很多种群的均匀型分布是人为所致,例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的均匀分布。自然界中亦有均匀型分布,例如,森林中某些乔木的均匀分布。

2、随机分布

随机型分布,是指中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才易产生随机分布。例如,森林地被层中的一些蜘蛛,面粉中的黄粉虫等。

3、集群分布

成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成群分布形成的原因是: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集群分布又可进一步按群本身的分布状况划分为均匀群、随机群和成群群,后者具有两级的成群分布。

种群的概念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对种群的研究主要是其数量变化与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内容已属于生物群落的研究范畴。种群与群落不是相同概念

什么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高二# 导语在现实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里想获得成功,你得先学会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专注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用经历和阅历积累,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正如你羡慕别人在某些方面的特长,你可知道他们从小接受了这方面多少系统的训练,克服了多少训练中的困难。 考 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知识点整理》,希望可以帮到你更好的学习!

关于种群的特征的知识点

 1.食物:旅鼠过多时,它们在草原上大面积地吃草,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结果食物缺乏(加上其他因素,如生殖力降低,容易暴露给天敌等)。种群数量从而减少,但数量减少后,植被又逐渐恢复,旅鼠数量也随着恢复过来。

 2.生殖力:生殖力受密度的影响,池塘内的椎实螺在低密度时产卵就少。大山雀在英伦三岛的林区,每窝产卵数随着密度的大小而减少或增多。

 3.抑制物的分泌:多种生物有分泌抑制物来调节种群密度的能力。蝌蚪密度高时产生一种*,能限制蝌蚪的生长,或增加蝌蚪死亡率。在植物中,桉树有自毒现象,密度高时能自行减少其数量。细菌也有类似的情况,繁殖过多时它们的代谢产物就将限制数量的再增加;密度降低时,这些代谢产物少,就不足以起抑制作用,因而数量又能上升。

 4.疾病.寄生物等是限制高密度种群的重要因素:种群密度越高,流行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越容易蔓延,结果个体死亡多,种群密度降低。种群密度低了,疾病反而不容易传染了,结果种群密度逐渐恢复。

 5.物理因素:其作用一般总是很猛烈的,灾难性的。例如,我国历屡有记载的蝗灾是由东亚飞蝗引起的。引起蝗虫大发生的一个物理因素是干旱。东亚飞蝗在禾本科植物的荒草地中产卵,如果雨水多,虫卵或因水淹或因霉菌感染而大量死亡,因而不能成灾,只有气候干旱蝗虫才能大发生,所以我国历连年干旱同时伴随蝗灾。

 学习的易错的知识点

 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中不含胰岛素基因。

 血红蛋白位于内环境中、血浆蛋白位于细胞内。

 只有复制过程才有碱基互补配对,转录和翻译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

 酶都是蛋白质。

 中午叶片气孔关闭是由于光照强度太强的原因。

 减数*也有细胞周期。

 原核生物能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有丝*能发生基因重组或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用32P和35S能直接标记噬菌体。

 RNA中A和U、G和C数目相等。

 RNA中有T、DNA中有U。

 基因突变一定能遗传。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不一定有9种基因型。

 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知识点

 主要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是本节的重中之重。种群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我们研究种群主要研究其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种群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种群的空间特征,通常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三种类型。

 种群数量的变化我们主要研究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有“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两种类型。“J”型曲线是在理想状态(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可用公式Nt=N0λt表示,(λ表示第二年是第一年的倍数)由图形和公式都可看出,没有K值。

 “S”型曲线是自然条件(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维持的种群数量。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保持稳定,一般情况下,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达值。此问题的研究可用于生产实践中的渔业捕捞、控制有害动物等方面。

 种群数量的变化考点分析

 本节内容在高考中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对种群特征的理解掌握情况,其中种群密度和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是以往的常考知识部分。在平时测试时,简答题部分通常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的实验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

 种群数量的变化知识点误区

 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实现,因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还有气候、食物、天敌等。对于人口数量的变化一般不同于自然种群。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都是“S”型,包括外来物种入侵,除非题目中告知了理想条件下或实验室条件下或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阶段或无环境阻力的条件下,才可以考虑“J”型变化。对有害动物的控制我们要想法降低环境容纳量来解决,如引入天敌、断绝食物来源等措施,而不能是控制在K/2左右。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空间特征等。

种群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与“密度”不同,前者是个体的“数目”,后者是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定义:

农林害虫的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自然状态下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往往有着很大的起伏,但不是无限制的变化。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率对种群密度都有影响。种群的大小有上限和下限。

种群密度的上限由种群所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决定,下限不好确定,生态系统的稳态调节可以使优势生物的种群密度保持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种群密度的统计与估算方法。

种群密度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以下介绍两种常用的统计与估算方法,估算时“等可能”最为关键,不能掺入人为因素。

①样方法:

样方法适合调查植物,以及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例如,跳蝻、蜗牛等。其操作过程是:在被调查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完全相等的样方,统计每个样方的个体数,并求出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均值,以此值作为被调查种群之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常见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Z字取样法”等。

②?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例如,田鼠、鸟类、鱼类等。其操作过程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部分个体,作上标记,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同一地点进行重捕,估算公式:种群密度/标记个体数=重捕个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此估算方法得出的估算值倾向于偏大,因为很多动物在被捕获一次后会更加难以捕获,导致“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偏小。标记时也需要注意,所用标志要小而轻,不能影响生物行动;也不能用过于醒目的颜色(比如红色),否则会使生物更加容易被天敌捕食,影响估算精确度。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概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