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中药——五加皮

网上有关“每日一中药——五加皮”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每日一中药——五加皮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上文分享了丝瓜络,结束了祛风湿热药的篇章。今天开始分享一些常用的祛风湿强筋骨的药。这一类的药大部分是入肝经与肾经,肝主筋,肾主骨。这类药除了祛风湿的作用外,还兼备一定补肝肾的作用,祛邪的同时兼顾补虚。

首先,第一味药便是五加皮。五加皮属于五加皮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细柱五加的根皮俗称“南五加皮”。主要分布在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区。采挖后将根皮剥取,晒干,生用即可。

五加皮味道辛夹苦,性温。归肝经、肾经。主要的功效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根据性味总结五加皮的特点:“辛散苦泄温通”!

五加皮是祛风湿类的药物,自然能治疗风湿痹证,其辛散祛风,苦能燥湿,温能祛寒。同时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是攻补兼施的药物,尤其适合老年患者或者是病久体虚的患者。当风湿痹病发作,腰膝酸软,关节僵硬,筋脉拘挛时,单用五加皮或者配合其他药使用均可,《本草纲目》里面就有经典的“五加皮酒”便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方剂。

五加皮具有温补之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当小儿肝肾不足,出现筋骨痿软,发育迟缓时,便可用五加皮配伍杜仲、牛膝等治疗。

五加皮还具有利水的作用,能治疗水肿、脚气等疾病。五加皮有温肾之力,肾为“水脏”,温肾除湿行水,五加皮能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此时应注意的是五加皮针对的主要是虚寒性质的水肿,并非所有的水肿均适合。这也是反复强调的“中医辨证”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科普中药的功效,并不推荐随意使用,若有需要,请至正规医院,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擅自服食药材。

喜欢中医的小伙伴们,别忘了点点关注、转发,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

每日一中药——冬葵子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 健康 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 历史 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 养生 等内容。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 历史 ,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如今,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 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中医药有四气五味的说法。

中医的四气是指“热”、“温”、“寒”、“凉”四气。有这样一句话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意思就是说,如果得了寒冷的病要吃带热气的药,得了温热的病要吃带寒气的药。也就是阴阳相克。

中医药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每一味药可以应对一种以上的症状。例如“辛”这味药专治血管阻塞等症状,可以起到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这一味的代表的中草药有 薄荷、红花等。还有“甘”,它最好用于身体虚弱或急需大补的人,有补虚、缓急、调和的作用。这一味的代表的中草药有人参和当归。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国家开始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同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在这种大前提下,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医药治病的“简、便、验、廉”,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用中医中药,从病人的角度讲等于减轻了经济负担;从医院的角度看等于提高了 社会 效益

中药科普—大蒜

冬葵子,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其实冬葵子也是一味利尿药。冬葵子是锦葵科植物冬葵的成熟种子。主要以栽培种植为主,野生较少。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适合种植栽培。在夏季、秋季当种子成熟时采收。阴干。生用或者将种子捣碎使用。

冬葵子,味甘、涩,性凉。归属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

主要功效是:利尿通淋,下乳,润肠。

利尿通淋的功效决定冬葵子具有治疗淋证的作用,冬葵子属于甘凉滑利之品,有利尿通淋之功,能够治疗各类淋证,包括热淋、石淋、血淋等等。同时冬葵子还能治疗水肿,利小便而消水肿,适合治疗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候,治疗水肿时可配伍猪苓、泽泻、茯苓等药一起使用。

冬葵子还有特殊的功效——下乳。因此在临床上会选择以冬葵子入药治疗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等,冬葵子属于滑利润窍之药,能够通乳汁,当产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时,取冬葵子、穿山甲、王不留行等一起使用,有很好的通乳之效。

冬葵子还有另外一个作用,便是润肠。润肠则便通。润肠通便之冬葵子适宜针对肠燥便秘者,可以配合郁李仁、杏仁、桃仁等等一起使用。

冬葵子属于寒润滑利之品,患者若是脾胃虚弱,大便稀薄者以及孕妇慎用。

本文旨在科普中药的功效,并不推荐随意使用,若有需要,请至正规医院,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擅自服食药材。

喜欢中医的小伙伴们,别忘了点点关注、转发,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

中药科普—大蒜。

中药科普:别名:胡蒜、独蒜、独头蒜。

大蒜:

药用部分植物蒜的鳞茎。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胃、肺、大肠经。用法用量内服生食,或作为辛香料辅料。

大蒜吃法:炒菜、腌制、配料、烧烤。

认识大蒜: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50~100厘米。鳞茎大形,球形或圆锥形,由6~10个肉质瓣状小鳞茎紧密排列组成,外包灰白色或淡紫红色干膜质鳞皮。叶互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灰绿色,基部鞘状。

关于“每日一中药——五加皮”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7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