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跟网友交易‘小卡’ 常收到‘神秘快递’令人担忧”(女儿交男朋友了,家长怎么考验男孩)

“这种游戏卡早该封禁!这么多年不但没消失,花样越来越多,离小孩还越来越近,文具店商场都有卖!”宝安区某小学一年级班级群里,一位家长义愤填膺,而班主任的一句话“某地一男童10天内偷拿父母近万元购买奥特曼卡牌”,更让家长们不淡定了,大部分家长甚至认为奥特曼这样的游戏卡牌已经成为影响孩子成长进步的“毒瘤”。

走访

A 学校周边小店卖游戏卡 小学生顶不住诱惑购卡

据班级群里家长提示,校园附近的小卖店和文具店中,游戏卡是老板的“现金奶牛”,其中奥特曼卡片是顶流,有家长吐槽,连推车卖小吃的摊贩,都会捎带上几包奥特曼卡牌卖,吃的没卖掉多少,奥特曼卡牌就卖完了。小小一张卡牌,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孩子不断地“买买买”?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来到宝安区海乐实验学校周边便利店、文具店进行采访。在一家便利店门口的显眼处,摆放着大大小小数十盒卡包,卡片内容不光有“奥特曼”,还有“火影忍者”“王者荣耀”“海贼王”等。价格从1元至50不等。小卖部老板表示,现在哪家店不卖卡,小学生对玩具兴趣不大了,这些才能吸引他们。记者在店内和老板攀谈的时候,一个8岁左右的男孩举着10元钱买了一包卡,拿到卡后他迅速撕开,看了几眼后,原本兴致勃勃的脸上顿时黯淡了下来,记者凑过去了解缘由,“再来几张,我就集齐一套了,而且这里面都是普通卡,如果是稀有卡,看上去银光闪闪,手感特别好,还会发出‘滋滋’的声音”,这个男孩说起卡片来又眉飞色舞了。记者了解到奥特曼卡片种类非常多,商家对卡片精心设计,并赋予角色背景、技能、攻击力、防御力等信息,还把卡片分成几十种不同的稀有度,相同的稀有度中,又分成剧情卡、半闪卡等,反正总有你“得”不到的卡片。商家将奥特曼卡片装进“盲盒”,孩子们打开“盲盒”,如果有自己中意的就欣喜若狂、到处炫耀,如果没有垂头丧气,甚至随意丢弃。

记者走访的时候正好是下午放学时间,在滨海小学附近的文具店门口,几个小学生熟练地铺开一张纸,拿出一些卡片,按照纸上印刷的规则开始“排兵布阵”,俨然一场小型棋类比赛,周边还围了一圈“观众”。“看着大家玩,自己也会买来玩,结果就越来越上瘾。”一位围观的小学生向记者介绍,卡片玩法多种多样,可以相互交换,多张低价的可以换一张高价的卡,或者直接对战赢卡。据了解,学生之间的玩法就是王女士介绍的“对战”玩法。只有贵的卡包才能开出好卡,所以要想赢对手,就得不断买更贵的卡包。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我经常听孩子们聊天,说的净是些‘你有SSR卡吗’‘我们下午玩对战吧’之类的,这些事我们作为老师有时也是很无奈”。沙头角某小学老师称,在她看来,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卖这些游戏卡,就像是在怂恿孩子玩游戏,应该予以制止。

B 有家长支持小孩收集奥特曼卡 称“怕孩子被孤立没朋友”

“小孩以前是去小卖店买卡包,读小学后听到同学说可以上网买,我们觉得钱也不多,尽量满足了,现在经常是一整包拆开,看一眼没喜欢的就整包扔掉,太浪费了”!一位在校门口接孩子的家长无奈地告诉记者。南都记者在某宝搜索“卡片”发现,某电商平台月销量超过万件奥特曼卡片的商家数十家,绝大部分购买者购买奥特曼卡片都不是仅购买一两包,而是整套购买。价格根据版本不同,一般在20-250元之间。

事实上,卡牌的出现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抵触的。南都记者在走访福田区时,家长许女士告诉记者,能够和孩子约法三章的情况下,偶尔购买卡牌不失为一种娱乐,“六一儿童节我给他送的就是一套奥特曼纪念版的卡牌。”此外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还会带着孩子前往笋岗文具城以批发价来采购卡牌,一块钱的卡包在这里能够成盒采购,大大降低收集成本。但是文具店和文集城只能满足入门级玩法,一些大型商场的卡牌销售则比较高端,“卓悦中心里面就有游戏卡品牌的旗舰店,会卖得比学校门口的贵一点,但是稀有卡种多,孩子也挺喜欢的。商场也会定期举办奥特曼线下见面会,孩子非常感兴趣,我们还会主动搜寻类似线下活动,一有就会带他参加。”“孩子有社交的需要,大家都在玩,你没有或者不知道,就会被嘲,其实孩子很怕被孤立和没有朋友的。”许女士表示。

C 有小学生痴迷收集“烟标” 拿烟盒上的小标用来比拼

除了普通的卡片,最近还有很多学生痴迷收集“烟卡”。

“我家9岁的儿子最近到处搜罗烟盒,我家没人抽烟,儿子就让我买几包烟,把烟扔掉,留下盒子给他。”记者在龙华区走访调查的时候,家长刘女士脸色凝重地告诉记者,据她介绍,最近她身边很多小学生迷上了收集“烟标”,他们找吸烟的家人索要、还叫家长在网上买,有的孩子还会去翻找垃圾桶,目的就是为了拿烟盒上的小标用来比拼,谁拍翻了就赢得对方的烟标。“有些家长没当回事,甚至还帮忙收集烟标”,刘女士表示,环境如此,她也只能迎合儿子的要求,她现在就担心儿子迷上这种博弈的“低级快乐”后,玩物丧志,甚至染上抽烟的陋习。

D 女儿收到“小卡”快递 让家长非常忧心

男孩痴迷游戏卡搅乱了家长的一池净水。那女生的“明星卡”江湖就让家长们如临大敌。

最近,家住宝安区的家长王女士发现,平常乖巧懂事的女儿零用钱用得特别快,甚至还会“巧立名目”向她骗钱,小孩在露馅后承认现在在玩一种明星卡片,据她“交待”,她手上的卡有些是买的,有些是和同学交换的。发觉事态严重的王女士向南都记者求助,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我在家长群一询问,才知道不只我家孩子‘入坑’,班上很多女孩都在玩,有些孩子为了一张想要的明星卡,一次就能消费几百元!”据王女士介绍,她女儿现在上五年级,已深陷明星“卡圈”,她担心未成年人消费观念尚未成熟,且容易爱慕虚荣,一旦遇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想在同龄人之间炫耀,会出现各种不理智行为。

记者在采访时,一位饱受困扰的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读六年级的女儿小雨(化名)经常会收到一些神秘快递,她也会偷偷摸摸自己包装一些快递寄出去,而且她不让家人拆封她的快递,张女士一开始没有在意,直到她无意看到女儿在QQ上和外地网友交易一种叫“小卡”的信息,顺藤摸瓜查下去发现“新大陆”,她坦言“知道得越多担心越多。”

E 有明星卡被炒到数千上万成一些孩子的“理财”生意

据张女士介绍,“小卡”是饭圈常用术语,一般指发行平台在发行专辑的时候附赠印有“爱豆”照片的限定小卡。它起初在韩国娱乐圈流行,近年来在内娱“兴风作浪”,而大部分踏浪者就是这些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这些明星卡成了追星族们趋之若鹜的“宝贝”。她们为了集齐自己喜欢爱豆的全套卡面或稀有卡,一掷千金的“真爱粉”不在少数。据了解,在旺盛的需求面前,有关小卡的二手交易市场也逐渐繁荣。越是热门爱豆,越是稀有的数量,小卡价值就越高。再加上各路黄牛推波助澜,不断有小卡被炒出天价。例如某韩国女团的限定稀有卡,其价格就长期高达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而且一卡难求。

“我女儿同学去韩国旅游,花4000多元买了热门女团的卡片,女孩们知道后都很羡慕。”张女士满脸愁容地告诉记者,“有些小孩已经在暗暗攒钱,寻求更稀有更高价的‘小卡’一战高下了,其实有些小孩并不是真心喜欢这些明星,就是为了较量,这种心理会刺激她们去网上到处找货,网络鱼龙混杂,遇到骗子怎么办?而且一旦花光了零用钱,都不知道她们能干出啥!”张女士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据观察,这些小卡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相当于一定的“理财产品”。在张女士的配合下,记者通过社交平台某超话广场联系上了一位在南京的卖家小安(化名),对方是一个读六年级的女生,记者谎称自己想收一张韩国女团的稀有卡,对方回复“要回家找找”便不再回应了,就在记者以为这事不了了之后,女孩在晚上回复说有,并约定价钱以及打款方式,女孩称自己没有收款账户,嘱咐记者把钱打到她同学的账户上,并向记者坦承,因为怕被父母发现,她不会马上寄货,要等周末去同学家才能把卡片快递出来,当记者质疑把钱打过去,她不寄货怎么办?这个不过12岁的女孩老练地告诉记者,网上交易就这样,互相信任就还有下一次。当记者问她,货源是哪来的时,她透露是通过QQ的“频道”里面加群,在里面结识了一群“卡友”,互相交换或者花钱购买的,她坦言:“这个平台相对简单,另外一个二手平台上一半收卡卖卡的都是炒卡的人,并不是粉丝。有时候还会买到假卡,你也只能自认倒霉。”

声音

我在家长群一询问,才知道不只我家孩子“入坑”,班上很多女孩都在玩,有些孩子为了一张想要的明星卡,一次就能消费几百元!

——王女士介绍,她女儿现在上五年级,已深陷明星“卡圈”。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我经常听孩子们聊天,说的净是些“你有SSR卡吗”“我们下午玩对战吧”之类的,这些事我们作为老师有时也是很无奈。

——沙头角某小学老师称,在她看来,学校周边的小卖部卖这些游戏卡,就像是在怂恿孩子玩游戏,应该予以制止。

观点

玩卡片带有博彩性质 会引发巨大攀比效应

针对家长支持孩子收集游戏卡片甚至支持他们玩卡片竞技游戏的现象,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陈武林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根据卡片等级,划分圈内人际关系这种风气,真能让孩子“结谊”?孩子对金钱的认识本来就有限,但凡带了博彩性质,还沾上社交属性,必定会引发巨大的攀比效应,将游戏包装成“亲子休闲益智类”的外衣,在家长的默许和支持下,肆无忌惮收割未成年人钱包,这才是这些卡牌套路值得警惕的地方。烟卡这种新型卡片竞技换汤不换药,家长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指出其危害加以引导。

链接

奥特曼卡片在多地小学生群体中流行

南都记者上网搜索关于奥特曼等游戏卡片的相关信息发现,收集游戏卡牌在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群体中流行已久,孩子沉迷收集奥特曼卡片的新闻也屡见报端,例如:《这些奥特曼卡片 令“神兽”着魔,让家长苦恼》《盲盒、对赌、上瘾……校园周边卡游戏乱象何时了?》《敲储蓄罐买卡近千张——市场监管成功调解少年奥特曼卡成瘾事件》,在四川某媒体报道的《学校门口,带有赌性质的游戏卡摆起卖,家长着急,孩子痴迷……》的新闻评论区,吸引了全国各地不少家长分享自家孩子关于收集游戏卡的“黑历史”。

@大鳄鱼

作为一名低年级小学生家长,最近甚是烦恼,孩子沉迷于各种奥特曼卡,家里一大堆。天天放学就是小卖部各种捡卡,不经过大人同意就拿钱去买卡。棍子打坏了几根,孩子还是不听,我如果要投诉这些祸害小朋友的产品,我需要找哪个部门?

@小萝卜头

我家的也爱玩,但是没到这种程度。身边好几个小孩经常一起玩的,还会互相攀比谁的卡厉害。刚开始一元一包的偶尔玩玩我没在意,后来死乞白赖地买了一次25元一包的,就8张纸牌,我就感觉不对劲了,一元的也不让买了。

@音悦之声

我现在听到“盲盒就抓狂”,卡牌游戏最吸引孩子的是“盲盒”式抽取方式,这种设计最容易让自控力差的孩子上瘾。

南都记者通过观察发现,卡牌游戏“盲盒”被各地家长吐槽比较多,他们认为通过“盲盒”式抽取方式,孩子会不断购买以获得抽到稀有卡的愉悦,“盲盒成瘾”问题已屡次成为社会和网络讨论焦点,有专家观点认为,盲盒式卡牌等带来的刺激感远强于传统游戏,未成年人对这样的刺激抵御能力更低。

据了解,2022年1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明令禁止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同年8月,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盲盒经营活动是指“在事先不告知商品确定型号、款式或者服务内容的情况下,以消费者在特定范围内随机抽取的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模式”,并强调“盲盒经营者应以显著方式提示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购买盲盒应取得相关监护人同意”。

一些家长认为,根据这一指引,各类卡牌理应纳入盲盒管理范畴。

监制:陶然

策划:付可、杨红辉

统筹:南都记者 潘莹瑜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张馨怡 谢宇野 潘莹瑜

(0)
上一篇 2023年06月16日
下一篇 2023年06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