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的介绍

网上有关“红树林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红树林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羔,农田村舍损失甚微。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跨,经济损失就小。许多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1982年,华侨郭春秧特地从南洋带回"秋加树"等三种红树林种苗进行育种栽植。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我国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红树林是我国保护物种,近10多年来,先后建立了国家级(3个)、省级(4个)、县级(8个)红树林保护区15个,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然而,得到10多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保护的红树林并没幸免刀俎之灾。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无视国家法规,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红树林,包括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其中尤以广西自治区砍伐红树林为甚。全区原有红树林22387公顷,到1993年仅剩5654公顷。据不完全统计,广西近几年己砍伐和己列入填海造地规划的(已批准)即将砍伐的红树林将达近1000公顷。

已列入《中国湿地名录》,国家保护的重要湿地之一的福建龙海红树林保护区内,1998年龙海市政府未经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将上马一顶耗资2500万元的围垦工程,围垦面积460公顷(6900亩)用于搞养殖,将危及33多公顷(490多亩)红树林的成活。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我国的红树林遭受如此严重的围垦砍伐破坏,而且还在继续遭受破坏,除了少数破坏红树林事件是由于管理不严,被群众的围垦养殖等活动破坏外,大量的还是当地政府的行为。这就不能简单地用环保意识差、对红树林生态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法制观念不强等原因来解释。而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急功近利,经济利益的驱动。因此,只有提高《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法律地位,使我们的蓝色国土海洋也同陆域土地一样具有同样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地控制滩涂海域“无法、无偿、无序”的开发使用状态,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滩涂和海洋资源环境。

我国加强红树林保护

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有“海底森林”之称的红树林资源,特别是发挥红树林在净化重金属、农药、生活和养殖污水能力强,防止赤潮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目前,我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红树林的植物简介

红树林的特点很显著。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但红树林总面积偏小、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植物简介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

世界八大植被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突出特征是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

它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在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的海南岛、广西、广东和福建。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和发展。它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见潮间带生态)。随着海岸地貌的发育和红树林本身的作用,红树林常不断向海岸外缘扩展。红树林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据测定,红树林带外缘的海水含盐量为3.2~3.4%,内缘的含盐量为1.98~2.2%,在河流出口处,海水的含盐量要低些。红树林植物是喜盐植物,通常它们不见于海潮达不到的河岸。例外的现象也有,红树林主要成分之一的桐花树就可以在中国广东的黄埔一带河岸残留下来。温度对红树林的分布和群落的结构及外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赤道地区的红树林高达30米,组成的种类也最复杂,并表现出某些陆生热带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林内出现藤本和附生植物等。在热带的边缘地区,如在中国海南岛,红树林一般高达10~15米。随着纬度升高,温度降低,红树林可不足1米,构成红树林的种类也减至1~2个种。

一、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现存地球表面种类最多、 结构最复杂的植被类型。 它主要分布于赤道及南北纬 5° ~10° 的范围内。 雨林分布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全年气温高而温差小, 平地的年平均气温为 25~30℃, 年较差不超过 5℃, 每月平均气温均高于 18℃; 年平均降水量不少于2000mm, 多的可达 4000~6000 mm, 甚至 10000 mm, 各地降雨量每月多寡不一, 但无明显的旱季。 空气湿度大, 即使在干燥的白昼湿度也至少能达到 50%, 有的可能达到 90%以上。 土壤为酸性, 颜色多为红色或**。 世界上热带雨林可以分成三个区: 美洲热带雨林区、 印度-马来热带雨林区和非洲热带雨林区。 美洲热带雨林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主要分布于巴西的亚马逊河流域, 向西延伸到安第斯山麓, 向东扩展到巴纳伊巴河, 并在巴西的东南太平洋沿岸形成一条狭长的雨林带, 向南达到玻利维亚和巴拉圭。 印度-马来热带雨林区是第二大雨林区, 大多呈斑块状分布, 从斯里兰卡、 印度西北到泰国、 柬埔寨、 越南、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以及澳大利亚东北部和东部海岸的狭长地带。 非洲热带雨林区面积不大。 主要分布于刚果盆地、 并向西扩展到加蓬的利伯维尔。

二、 稀树草原 稀树草原是介于热带雨林和荒漠之间的类型。 高温和有明显的雨季、 旱季是稀树草原气 候的共同特点。稀树草原的年平均降雨量比雨林少, 在 900~1500mm之间, 最少的仅有 250mm。温度的变化各地差异很大, 取决于植被覆盖的状况和干旱季节的长短, 但月平均温度一般不低于 6℃。 稀树草原主要分布于热带非洲东部, 约占非洲陆地面积的 65%。 在美洲南部、 中部呈片段分布, 澳大利亚和东南亚也有这种类型的植被分布。

三、 红树林 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滩上的一种单层森林植被类型。由于构成群落的主要是红树科植物所组成, 故称为红树林。 我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于海南、 广东、 福建、 广西、 台湾等沿海地区。

四、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分布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的植被。分布区气候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干寒少雨。 年平均气温为 16~18℃, 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 24~27℃, 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为 3~8℃。 年平均降雨量在 1000~1500mm, 主要集中于春夏季, 秋冬季少雨, 但无明显的干旱。 总体表现为空气潮湿, 蒸发量小于降雨量, 全年均较湿润。 我国的常绿阔叶林带范围广、 跨度大, 从秦岭、 淮河以南一直到广东、 广西、 海南等省的南部, 东到台湾玉山山脉的北、 中部, 西至云南中南部、 贵州南部及喜马拉雅山南侧。

五、 常绿硬叶林 常绿硬叶林是在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发育而形成的植被类型。 它只分布在地中海沿岸以及纬度在 30~40 范围内的各大陆西部边缘地区。 常绿硬叶林为常绿植物, 但其叶小而硬, 或变成刺状, 形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特点。

六、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是在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类型。 由于群落表现出夏季盛叶、 冬季落叶的季相, 故又叫夏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北美洲东部, 中、 西欧以及亚洲东部地区, 在南半球几乎没有分布。 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 夏季多雨炎热, 冬季干燥较冷。 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 14~28℃, 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多在 0℃以下, 最低可达-15℃。 年降雨量在 500~1400mm, 多集中于夏季, 如北京地区 5~9 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 80%~90%.

七、 针叶林 针叶林, 又叫泰加林, 为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针叶林分布区纬度跨度大, 各地气候并 不一致, 总体表现为夏季温和湿润, 冬季十分寒冷。 最暖月平均气温在 10~20℃,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30℃, 有些甚至达到-52℃(西伯利亚)。 多数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 300~600mm, 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冬季降雪, 水量不大, 而在北美海岸, 降水多以雪的形式, 集中在秋冬季节。 针叶林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北部(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部一直到太平洋的堪察加半岛、 库叶岛及日本的札幌, 最北到达西伯利亚的泰梅尔半岛) 和北美(从阿拉斯加的育空河和加拿大的加更些河以南一直到大西洋沿岸加拿大的魁北克和纽芬兰), 在整个地球的温带陆地上形成一个非常宽广的地带。 针叶林的北部界限也是地球森林带的北方界限。 我国的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 西南高山地区以及西北地区, 其中以大小兴安岭所占面积最大。 大兴安岭主要以兴安落叶松为主; 小兴安岭以冷杉、 云杉和红杉为主,并又与阔叶树种(如紫椴、 风桦、 水曲柳等) 构成的混交林; 西部阿尔泰山脉的针叶林主要由西伯利亚云杉、 西伯利亚冷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构成。

八、 温带草原 温带草原为温带气候条件下的一中地带性植被类型。 它是界于落叶阔叶林和荒漠之间的植被类型, 气候条件比荒漠湿润, 比落叶阔叶林干旱。 温带草原的分布从海洋性气候到大陆性气候都有, 因此, 气温和降水量各地差异较大。 七月平均气温在 15~28℃, 有的达 40℃;一月平均气温-25~-10℃, 有的达-40℃。 年平均降水量从 350~1500mm 不等, 有的甚至高达 2500mm。 温带草原的两大分布区都在北半球, 即亚欧草原区和北美草原区。 亚欧草原区从欧洲匈牙利和多瑙河下游起, 向东经过黑海沿岸、 乌克兰、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蒙古一直延伸到我国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 构成大致为东西走向的一条宽阔的草原带, 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区。 北美草原区从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河一直到美国的德克萨斯, 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草原带。 在南半球, 最大的温带草原是南美洲草原, 分布于阿根廷的中部、 乌拉圭和巴西德里澳格兰德的南部, 东到大西洋沿岸。 此外, 大洋洲(新西兰、 澳大利亚的南部等)和非洲也有小块分布。 我国的温带草原区是亚欧草原区的一部分。 主要 分布于东北的松辽平原、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等地, 呈一条宽阔的条带状。 在阿尔泰山的山前地带也有小面积分布。

关于“红树林的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12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1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