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瓢提梁壶的介绍

网上有关“石瓢提梁壶的介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石瓢提梁壶的介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石瓢提梁壶为提梁壶中的一种,石瓢壶身浑厚拙朴,壶底有三足支撑,给人有一种悬空而稳重之感。提梁较粗,造型很别致,作半圆形,不是取其轻巧,而是取其纯拙,以与壶身相称,整体构思细密。盖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曼铭。”内容也很有意思,如此切茶切壶佳题妙句,与茶的温馨氤氲成浓郁的陶然境地,不仅反映出文人雅士的行为指向,而且给人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感受。

半瓢壶的制作手法

曼生壶是采用设计与铭文相结合的方式制作的。曼生壶是由身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鸿寿设计,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亲手制作的十八种经典紫砂壶款式,因陈鸿寿字曼生,故名“曼生十八式”或“曼生壶”。

陈曼生把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创作了一种独特而成熟的紫砂壶艺术风格,开创了文学书画篆刻与壶艺完美结合的先河,创造了独特的壶艺风格,曼生壶在壶史上留下“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经典名言。

曼生壶的特点。

在曼生壶上,无论是诗,诗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写刻在壶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铭”、“阿曼陀室”,或“曼生为七芗题”等等,都是刻在壶身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格外突出。

陈曼生制壶将壶底中央钤盖陶人印记的部位盖上自己的印“阿曼陀室”,把制陶人的印章移在壶盖里或壶把下腹部。 杨彭年制壶不用模子,采用捏造法,随手制成, 自有天然风致。 其作品印有“杨彭年”、“彭年”或其字“二泉”。在鉴赏杨彭年作品时,应注意区分杨氏与另外三位名字与其相近,同时也对紫砂陶艺作出过贡献的文人作品,如彭年(约公元1511年-1569年)字孔嘉,号龙池山樵、龙池山人。明正德六年进士。精于书法,与文征明以词名世。邵二泉(约公元1803年-1860年)工镌壶铭。紫砂陶匠邵景南制作的紫砂壶多由“二泉”刻字。其本亦善制壶。

黄彭年生卒年月不详,字子寿,清道光进士,官至湖北布政使。与名陶匠合作制壶时,多在壶底打“彭年”篆书方印,而其中“彭”字三撇为平行。

关于“石瓢提梁壶的介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