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自然常识

网上有关“四年级自然常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年级自然常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四年级(上册)科学小知识

简单易学的科学小知识

自动旋转的奥秘

思考:装满水的纸盒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空的牛奶纸盒、钉子、60厘米长的绳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钉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个孔

2、一个孔在纸盒顶部的中间,另外四个孔在纸盒四个侧面的左下角

3、将一根大约60厘米长的绳子系在顶部的孔上

4、将纸盒放在盘子上,打开纸盒口,快速地将纸盒灌满水

5、用手提起纸盒顶部的绳子,纸盒顺时针旋转

讲解:水流产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纸盒的四个角均受到这个推力。由于这个力作用在每个侧面的左下角,所以纸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创造:

1、如果在每个侧面的中心扎孔,纸盒会怎样旋转

2、如果孔位于每个侧面的右下角的话,纸盒将向哪个方向旋转

小船与船浆

思考:看过划船吗?亲自动手划过船?知道船在水上为什么会向前移动吗?

材料:剪刀1把、纸板1块、橡皮筋1条、脸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长约12厘米*8厘米的硬纸板

2. 一端剪成尖形为船头,另一端中央剪下约5厘米的缺口为船尾

3. 剪一块约3厘米*5厘米的纸板坐船浆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处,并将船浆绑好

5. 将纸板桨逆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动

6. 若把纸板桨顺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后移动

说明:

1、橡皮筋扭转的方向不同,船行驶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纸船运动的力量,是来自橡皮筋扭转的能量。

2.四年级下册呵护小知识20条科学

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在一个旧的,密切相关的意思,“科学”还指可合理解释,并可靠地应用型知识的主体本身。科学的专业从业者习惯上被称为科学家。[1-4]

自古典时代,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强调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在西方世界在近代早期的话:“科学”和“自然哲学“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在西方世界直到17世纪,自然哲学(自然科学)被认为是哲学的一个独立的科学分支,与唯物同源。[5-6]

在现代用法中,“科学”经常指的是追求知识,不但对知识本身的一种方式,它也经常受限于研究这些分支寻求解释物质世界的现象。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寻求在自然法则,如牛顿运动定律方面制定知识。而在19世纪的过程中,“科学”一词变得越来越与科学方法本身相关联,以研究自然世界有纪律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它是在19世纪也使科学家一词是由博物学家区分自然知识和知识创造。[7]

然而,“科学”还继续使用在广义上表示可靠,可教的知识的一个话题,反映在现代术语如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也反映在学术研究的某些领域,如“社会科学”或“政治学”的名称。

3.数学四年级小知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 *** 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 *** 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5.数的产生: *** 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 *** 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 *** 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 *** 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 *** 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 *** 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 *** 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 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 *** 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 *** 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 *** 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 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

如下图所示:8.射线特点(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 (2)射线不可测量。

9.直线: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10.线段: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

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11.线段特点(1)有限长度,可以测量 (2)两个端点12.线段性质: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3)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直线没有距离。射线也没有距离。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13.角(1)角的静态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14.角的符号:角的符号:∠15.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

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1)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16.乘法:乘法是指一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例如4乘5,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

17.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18.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

如图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平行线永不相交。

19.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20.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1.梯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

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22.除法: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

4.四年级科学知识有哪些

一、《天气》单元

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3.天气日历的作用:记录和分析气象信息,总结以往的气象规律,预测今后的天气变化。

4.天气日历中,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0是无风,1是微风,2是大风。

5.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6.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2点温度最高。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的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向,如箭头指向南,就是南风。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

西南、西北。

9.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风向和风速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0.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雾、霜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直筒容器可以用来做雨量器。(记一记书本13页降水量等级表)

11.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12.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划分晴天、多云、阴天。(会用图画来表示各种天气中云量的多少,在书本P14)

13.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三大类:积云、层云、卷

5.语文四年级小知识多一些,急

一、消防防火类 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

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

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 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

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4、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

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

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二、交通安全类 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2、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 “ 绿灯行,红灯停 ” 。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3、怎样认识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指挥车辆的红、黄、绿三色信号灯,设置在交*路口显眼的地方,叫做车辆交通指挥灯;另一种是用于指挥行人横过马路的红、绿两色信号灯,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叫做人行横道灯。

我国交通法规也对交通指挥信号灯做出了规定: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可以通行。 4、骑自行车安全知识 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

但是,自行车结构简单、一碰就倒、稳定性。

6.四年级大自然的声音提纲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走出浩瀚的书海,大自然就是一位无声地老师。下面,我就来讲讲我从蚂蚁身上得到的启示。

有一次我在小区的草地里发现了一窝蚂蚁。只见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搬运着米饭粒,饼干渣等食物。其中几只个头较大的竟然搬着一只马蜂,但是马蜂的个头太大,洞口太小,怎么办呢?我急忙找来放大镜,想观察它是怎样把这样大的食物运进洞的。

只见它用腿上的小刺,把食物割成和洞口一样大小,在把分割后的食物一一搬进洞。我仔细观察了蚂蚁的腿。原来蚂蚁的腿上有许多小刺,非常的锋利,就像挎着一把“瑞士军刀”便于切割食物。

突然,我有个奇思妙想,如果有像蚂蚁一样的工具,可以非常容易的切割材料,可以算出物体的面积、体积、那工程师造房、修路会省多少时间、精力啊!它看似像一根金属棒,打开盖子可以看见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低压水刀,使用起来非常安全。另一端是探照灯,和微型电脑连接,可以把物体的样子拟化出来,并计算出来各需要多少材料,会损失多少,完工后的样子是什么,把它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还可用于钻探、研磨、等尖端技术。虽然这一切只是海市蜃楼,但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研制出来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出室内,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追随着大自然的脚步,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7.四年级上册观潮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是什么

观潮-《观潮》课文全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观潮》课文全文描写了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日钱塘江观潮的壮观场面。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注:《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资料袋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

杭州湾外阔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观潮课文重要词语解释: 天下奇观——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观 横卧——横躺的意思 笼罩——像笼子丝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水天相接——水和天相连 山崩地裂——指发生强烈地震时的响声,本课涌来描写潮水的声音,带有夸张的意味。 其他词语: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反义词:鸦雀无声) 风平浪静(反义词:风号浪吼、惊涛骇浪)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汹涌澎湃 漫天卷地(近义词:铺天盖地) 风号浪吼 颤动 请给好评谢谢您。

8.谁知道四年级数学小知识

一、消防防火类 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

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

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

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4、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

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

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二、交通安全类 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2、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 “ 绿灯行,红灯停 ” 。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3、怎样认识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指挥车辆的红、黄、绿三色信号灯,设置在交*路口显眼的地方,叫做车辆交通指挥灯;另一种是用于指挥行人横过马路的红、绿两色信号灯,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叫做人行横道灯。

我国交通法规也对交通指挥信号灯做出了规定: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可以通行。 4、骑自行车安全知识 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

但是,自行车结构简单、一碰就倒、稳定性差。

四年级科学实验课程安排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1、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跑)、(游)、(飞)、爬等。

2、按食性给动物分类,可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3、小吊车车臂的运动是牵引绳(收)和(放)的结果。

4、人体的运动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5、对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测量前,一定要保持(平静),否则对运动前后身体变化的比较就不够准确。

二、选择。

1、小狗的运动形式有(00)。C

A、跑000B、跳000C、跑、跳

2、善于奔跑的动物(00)比较发达。B

A、前腿000B、后腿

3、小吊车车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两根绳有关,当放松(00),拉紧(00)时,车臂向下运动。A B

A、上牵引绳000B、下牵引绳

4、游泳运动员的(00),举重运动员的(00)。B A

A、上臂比较粗0000B、肩膀比较宽

5、下列动物中,(00)运动方式相同。C

A、蝙蝠和鲸000B、蚂蚁和蝗虫000C、鸽子和麻雀

三、判断。

1、生活在水中的动物,身体大多呈流线型。(00)√

2、人运动时,时间越长,运动量越大,对身体越好。(00)X

3、人体运动前后身体不会发生变化。(00)X

4、每种运动的运动形式只有一种。(00)X

5、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00)√

四、简答。

1、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物体运动的信息资料?

答:书籍查询、网络查询、看电视、咨询他人等。

2、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有哪些?请各举出两种动物。

答:跑:马、老虎;游:金鱼、鲨鱼;飞:老鹰、大雁;爬:壁虎、蜥蜴

3、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躲避天敌、捕获食物、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吸引异性、繁殖后代等。

4、你知道的仿生产品有哪些?它们各模仿的是什么生物?

答:蝙蝠>雷达;鸡蛋>薄壳结构屋顶;壁虎的脚>吸盘;蛇>蛇形机器人。

5、请你曲臂和伸臂,体会手臂的感觉,推断它是怎样运动的,把自己的感觉和推断写下来。

答:人的上臂具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肱,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前臂向内收;反之,前臂向外张。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1、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一个(参照物)。

2、小花在小强的北边,上强应该在小花的(南)边。

3、荡秋千的时候,秋千上的朋友对于(地面)是运动的,对于(秋千绳)是静止的。

4、雨燕是飞得最快的鸟,200米的距离大约用4(秒)的时间。

5、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跑200米的距离只需要6秒的时间。

6、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7、200米比赛,小明用了2.0分钟,小花用了3.1分钟,小强用了2.3分钟,他们当中(小明)跑得最快,(小花)跑得最慢。

8、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小强看到地上的树向后移动,应该判断汽车向(前)方向行驶。

9、看地图的时候,如果没有特别标明,一般是向(上)的方向指示北方。

10、我国现在使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北斗)导航系统。

二、判断

1、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首先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0)√

2、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GPS导航系统确定物体的方位。(0)√

3、制作校园沙盘模型的时候,建筑物的位置要先画到地板上,再进行粘贴。(0)√

4、地球上的陆地是绝对不会动的。(0)X

5、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方。(0)√

三、简答

1、画出教室的平面图,并标出自己坐的位置。(略)

2、有两辆电动玩具汽车,你怎样判断哪个运动得快,哪个运动得慢?需要什么材料或者工具?

答:需要的材料有:环形跑道、秒表、同样的电池。方法是:①组装好跑道。②给每辆电动车玩具汽车安装同样的电池,在跑道上试一试是否能正常转动。③分别打开玩具汽车的开关,让每一辆玩具汽车在跑道上跑三圈,用秒表计时。④比较每辆玩具车用的时间长短,用时多的跑得慢,用时间短的跑得快。⑤整理器材,实验结束。

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力可以使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力也可以使小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还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方向)。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二、选择

1、下列运动的物体不是转动的是(00)C

A、行驶中的火车轮子00B、运动着的电机轮子

C、上升的国旗0000D、行驶中的自行车轮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00)D

A、力只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0B、力只能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

C、只有两个物体接触时才有力0D、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使树上熟透的果子自己下落的力是(00)。A

A、重力00B、摩擦力000C、磁力000D静电引力

4、桌面上的小球运动起来后,不再人为给外力,使小球停止的力是(A).

A、摩擦力0B、磁力00C、拉力000D静电引力

5、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有关自行车摩擦的知识,例如:

A、轮胎上刻有花纹0B车轮做成圆形0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0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0E、脚踏板凹凸不平0F、刹车时用力捏闸0G、车轴处装有滚珠0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项选项前的字母)

(1)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AEH

(2)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CF

(3)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BG

(4)通过使接触面尽可能光滑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D

三、举出几个与被作用物体间有一定距离的力

答:地球引力000静电引力000磁力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身体》教案大全

科学课一开设就有了,学生的学具里也有实验用的器材,至于自己要安排实验课,那得看学校条件,三年级开始就有了,我担任的是四年级的科学,该年级的科学课相关的实验内容可参考下

电路实验

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3、会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导体。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植物实验

1、能够指出油菜花的各部分的名称。2、能够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称。3、能够指出雄蕊和雌蕊各部分的名称。4、能够指出种子内部结构各部分名称。5、能够指出鸡蛋的各部分名称。

温度实验

1、设计实验研究:温度对霉菌的生长速度有什么影响。2、设计一份营养晚餐。

岩石实验

1、能够将岩石名称和岩石特征一一对应起来。2、能够将矿物名称和矿物特征一一对应起来。

#教案# 导语身体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ēn tǐ,指人或动物的整个生理组织,有时特指躯干和四肢。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1、身体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2、过程与方法: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3、观察身体的内部。

 出示人体外表的轮廓图,让学生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

 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课后总结:

 1、人体从外形上看,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人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均衡)、(对称)。

2、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交流: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课后总结:

 1、骨骼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和支持运动。

 2、骨骼不能独立运动,它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教学重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

 1、播放录像。(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四、课后总结: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二、认识心脏和心跳

 1、(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2、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3、(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

 4、(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

 5、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

 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总结: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二、课外延伸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一、教学目标

1、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及每个器官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了解食道、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特征和功能。

 二、教学重点

 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和特征。

 三、教学难点

 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和特征。

 四、教学准备

 教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人体消化器官记录单。为每组准备:模拟胃的蠕动实验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块并煮熟的蔬菜和馒头;模拟食道输送食物实验用的透明塑料软管、熟米饭粒。

 五、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一日三餐都要吃食物,那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物?谁来说说?

 生:......

 师:吃了食物我们才有力气去做事,力气从哪里来?

 那么,食物是怎样为我们提供力气和能量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一、吃下去的食物去哪里了?

 1、食物经过了哪些主要消化器官

 (1)首先要考考你: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从嘴里又去哪里了?

 学生回答。

 还可能到哪里?(学生补充回答)师反馈:不错,食物就像一位游客在我们体内旅行。

 (2)我们身体里哪些器官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

 1、刚才同学们说到的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这些器官都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你们想知道这些重要的器官张什么样吗?它们都是怎样参与把食物变成能量的?

 好!让我们看看食物旅行的第一站:口腔

 ☆(1)口腔里有什么?食物在口腔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口腔:牙,舌,唾液。(功能:食物被磨碎了)

 问:为什么要把食物磨碎呢?(容易吞下去)

 没有磨碎就咽下去了会怎样?(卡住喉咙)

 ☆(2)喉咙我们把它叫做“食道”。食物就是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里的。

 实验一:②在一根塑料管中,装入几粒米饭。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使米饭向前移动?实验中的塑料管相当于我们消化器官的哪一部分?

 方法:蠕动

 这个器官有什么特点?

 食道:直、光滑、软

 功能: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3)这就是食物旅行的第二站:胃。胃是什么样的呢?像什么?(袋子)

 实验二:①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切成小块馒头和蔬菜。如果我们反复捏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

 功能:暂时储存食物,分解、磨碎,使食物成为食糜

 磨细成为食糜的东西又去哪里了?

 ☆(4)第三站:小肠。小肠有什么特点?

 小肠:长、弯曲

 功能: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最主要的地方

 师:小肠比较长,就可以把食物中有用的东西充分吸收后为我们提供能量,但它能吸收完吗?(不能)留下的残渣就要到下一站进一步被吸收。

 ☆(五)第四站:大肠。它的特点是什么?比小肠粗,短

 功能: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储存干燥的未消化的食物(粪便)

 2、出示消化过程图

 3、小结:原来食物就是这样在体内旅行的。

 师讲述:食物在口腔被咬碎之后,经过食道来到胃,胃把小馒头进一步分解,变成粥一样的食糜,逐步送入小肠,小肠再进行消化吸收,最后只留下残渣来到大肠,大肠吸收其中的水分。这就是食物的消化过程。

 现在,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请同学们拿出铅笔试着画一画食物从口腔出发,依次去了哪里。

 三、总结。

 有了这些消化器官,食物才能被我们的身体消化和吸收。为我们提供能量让我们菜有力气去学习和生活。

 那消化器官重要吗?怎样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吃食物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小结:(1)细嚼慢咽,不“囫囵吞枣”;

 (2)饮食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贪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3)起居有规律,定时排便。

6、口腔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图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③了解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二、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1、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2、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

 (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三、课后总结:

 1、口腔中的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牙齿按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3、每一颗牙齿都由牙冠和牙根。

7、呵护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人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的?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

 (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画出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

 二、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三、课后总结:

 1、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2、身体内分布最广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关于“四年级自然常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09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0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