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活”的吗 》课后反思

网上有关“《植物是“活”的吗 》课后反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植物是“活”的吗 》课后反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节课是让学生说出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1. 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好自己种植的植物带到学校;

2. 一年级孩子带上自己种养的植物带教室非常兴奋,课堂纪律难以把控;建议在学生进入科学教室前强调纪律,安静之后再进入教室,一定强调课堂要求。

3.在找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时,活动手册给出的是“有果实”,学生也说到有果实;但我有一个班的学生提出了“会结果”,这里有矛盾点,到底是会结果能证明呢?还是有果实?有孩子说出家里有盆栽,上面就有果实,但它是假的,不是活的,所以有果实不能证明是活的。说的也有道理,我是给予了肯定。但提醒孩子:前提条件是:这盆栽要是植物才行!

活动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

在第一课我布置了作业:回家种养植物,同时要观察、记录植物。课堂中分享时发现:有的孩子确实是根据老师布置的要求去观察记录的,但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去观察记录。活动中我采用的是“植物分享大会”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种植的植物,从培育、种植、生长到最后的结果(有些会结果有些不会)自己是如何精心呵护的,说出植物的名字,生长需要的条件,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当然也有学生说因为没有管理而死亡的现象,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也可以让他们乐于表达,积极讲述自己的观点。

重点: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如何说话,强调科学绘画的要求真实。

活动三、辨别塑料花是不是植物

通过前面观察活动,学生找到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然后在利用之前班级组织种植的种子发芽图、四季的树找更多的资料证明植物是活的。再次给学生介绍观察方法,找到一年四季樱花的变化。因为学生已有的前概念,都能找到其他资料。同时在前面基础上,判断塑料花是不是活的。

植物是活的吗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学设计意图:

 植物是大自然的另一种生命,孩子们对它有一定的好奇心,《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作为教师应利用这种好奇心让幼儿进行探索和学习,“种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维持和贡献,也是人类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一种手段。《纲要》还指出: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引导幼儿接触和认识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培养幼儿尊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利用社区资源来对幼儿进行种植教学,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劳动者敬佩的情感。

  教学目的:

 1、了解种植的过程与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体验种植劳动带来的快乐。

 2、在社区种植员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种植活动,掌握种植方法,并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对劳动者敬佩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联系社区种植员和种植的土地。种子若干、树苗若干。

 2、种植工具。

 3、种子发芽的视频。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

 1)出示种子:这是什么?我们用它来干什么?

 2)提问:怎样种植种子?

 种好后需要做哪些事情?

 2、带领幼儿来到社区种植园

 1)介绍种植工人,他的主要工作,也称为园丁。

 2)园丁为我们介绍树苗和种子。

 3)园丁示范种植树苗和种子的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种植,园丁及教师进行指导。

 3、回教室讨论

 1)你在种植过程中做了哪些事情?感觉怎样?

 2)种植下去的种子会怎样呢?

 3)什么时候会发芽?种子发芽有哪些条件?

 4、观看《种子发芽》的视频

 幼儿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5、课后延伸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课后进行观察,记录和浇水、整理。

  反思:

 通过亲手种植,幼儿对植物有了直接的了解,并对他们感兴趣,同时在接受园丁的指导时激发了他们对劳动者的敬佩之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种植后,经常会去社区种植园观察,浇水,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有了社区的合作,孩子们可以走出教室,弥补了纸上谈兵的教学缺陷。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初步了解昆虫的生活特性。

 2、通过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敢于探索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初步认识昆虫的天敌,了解昆虫天敌的作用。

  二、活动准备:

 1、蜻蜓、七星瓢虫、蜘蛛、青蛙、燕子等和相关昆中的;

 2、昆虫生活习性介绍的文字或视频资料。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并区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为什么?

 师:“你们知道他们这些动物朋友是吃什么的?”(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并进行讨论。)

  (二)、请幼儿观看有关动物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或老师通过讲述文字资料,引导幼儿讨论:

 1、蚊子、蚜虫、苍蝇、蝗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

 2、这些昆虫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会令它们死亡?

 3、小结:昆虫在其生活过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还会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

  (三)、介绍昆虫的天敌:

 1、什么是昆虫的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由于动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敌。如青蛙吃蝗虫,青蛙就是蝗虫的天敌;蜻蜓吃蚊子,蜻蜓就是蚊子的天敌等。

 2、昆虫的天敌有些什么种类呢?观看视频,请幼儿说说昆虫天敌是怎么吃昆虫的?(教案 ) 老师进行引导并进行归纳:

 1)赤眼蜂,把自己的卵产在青菜虫、小菜蛾、棉蛉虫、玉米螟的卵内。沙眼蜂这种把自己的卵产在昆虫的卵内,并吸取昆虫卵的营养慢慢长大,这种天敌叫做寄生性昆虫天敌。

 2)瓢虫吃蚜虫,是直接把蚜虫吃掉,这种直接把昆虫吃掉的昆虫我们叫捕食性昆虫天敌,螳螂捕食大部分昆虫,它也叫捕食性昆虫天敌。

 3)蜘蛛利用它的蜘蛛网捕杀昆虫,如蝗虫、蜻蜓、蚊子、苍蝇等,并给这些昆虫打医学专用针,再慢慢吸干这些昆虫的体液,这种只捕食昆虫的天敌我们叫它为食虫性动物天敌,青蛙吃害虫、燕子捕杀蝗虫,青蛙和燕子也属昆虫天敌。

  (四)、昆虫天敌的运用:

 1、“菜地长虫了农民伯伯会怎么处理?”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灭虫的方法——喷杀农药和捕捉菜虫等。

 2、还有些什么方法?引导幼儿利用昆虫天敌的作用来思考解决问题。

 3、如何保护好这些益虫?引导幼儿学会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等。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种植活动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探索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根据《指南》所提倡的“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好玩的冰”。通过两次探索:玩冰——冰中取礼物,让孩子们在与冰的亲密接触与操作中具体感知冰的特性并获得冰融化经验,最后在欣赏夹心冰块制作过程中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冰制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能想办法让冰融化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冰块,杯子,夹心冰块,积木、筷子、热水、盘子,毛巾,盆,PPT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老师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回来告诉老师冰是怎么样的?

 2.幼儿探索并交流。

 提问:冰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凉凉的,滑滑的,玩一玩,还会变成水。

 二、第二次探索,感知让冰融化的方法。

 1.提出要求老师想送你们一些小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藏在冰块里,你们要想个办法才能拿到礼物,想个什么办法呢,谁来说一说?你们觉得这么多的办法都能拿到礼物是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热水、木块、小棒,请你去试一试,看谁能够拿到礼物。

 2.尝试取物并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拿到了礼物?你发现最后冰变得怎么样了?

 3.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办法,有的用热水泡冰块,有的用小棒搅拌,还有的用木块敲,冰块慢慢化掉了,越来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礼物,真开心!

 三、播放PPT,了解夹心冰块制作过程。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礼物放在冰块里面的?谁先来猜猜看。(幼儿猜想)还是请夹心冰块宝宝自己来告诉你们吧。(播放PPT)

 四、延伸:.制作夹心冰块送给爸爸妈。

 活动反思:

 冬天是一个雪白的世界,冬天也是一个奇特的世界。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对冰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在开展“冬爷爷的礼物”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观察、比较植物根的不同形态。

 2、发现植物根的种类,了解根的作用及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1、各种植物根的。

 2、自然角中生长出来的许多植物的根。

 3、教学挂图《根的秘密》。

 4、几种可以食用的根。

 5、《科学》下P.8~9。

 教学过程:

 一、我见过的植物的根。

 1、幼儿将搜集来的一一展示,介绍给大家。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丰富对根的认识。

 二、根是什么样的。

 1、请幼儿猜一猜自然角植物的根是什么样的。

 2、幼儿从自然角中拔出各种植物的根观察:它们是什么植物的根?这些跟像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发现:洋葱的根细细的,像老爷爷的胡须;菠菜的根中间直直的;红萝卜的根红红的、胖胖的。

 4、让幼儿说说还有哪些植物的根和上面说的一样。

 三、根的作用有多大。

 1、观看教学挂图和画册《根的.秘密》。

 2、幼儿讲一讲植物为什么长根呢?

 3、植物的根还有什么用途?

 4、鼓励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不同形态的植物的根画在画册上。

 5、请幼儿品尝煮熟的胡萝卜、红薯。

 6、教师与幼儿一起根据生活经验介绍根与人类的关系。

 7、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发现植物的根的不同形态。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热胀冷缩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但幼儿对这一现象还缺乏感知,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猜测、寻找、自我探索以及运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在动中学习、趣中思考、奇中发现、乐中获取。初步感知、理解“空瓶吞蛋”这个有趣实验中所蕴含的热胀冷缩、压强的原理,激发幼儿从小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空瓶吞蛋的方法,初步感知热胀冷缩现象的存在。

 2、遵守实验的规则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大胆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

 3、能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科学小秘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空瓶吞蛋》。

 2、煮熟了的鹌鹑蛋若干、饮料瓶、足量的热水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的兴趣

 课件展示两个蛋宝宝玩。一个在瓶口很小的瓶子里欢快地跳舞。另一个也想到瓶子里找他的朋友一起跳舞,可是它太大,而瓶口太小,怎么也进不去,怎么办?

 引导幼儿大胆设想。

 (二)、老师演示空瓶吞蛋完整过程,幼儿仔细观察。

 1、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实验现象。

 2、引导幼儿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实验过程。

 3、展示多媒体课件并归纳总结原理:

 瓶身加热使空气宝宝变胖→用蛋堵住瓶口不让空气宝宝跑掉→当瓶身冷了后,空气宝宝变瘦,外面的空气宝宝又想再进来→蛋被挤进瓶里了。

 (三)、幼儿动手操作并交流分享。

 实验前,老师强调具体的实验规则,并要求幼儿按规则进行试验。

 实验中,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感受讲给同伴、教师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及操作过程。

 (四)拓展思维,提出新的挑战――思考如何从瓶里取出蛋。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让蛋宝宝都进到瓶子里了,但这个蛋宝宝太调皮了,它现在呀又想出来了,你们怎么办呢?”

 鼓励幼儿动脑思考出不同的方法。(如:再用热水烫;挤压瓶身。)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捕捉、观察各种昆虫,使幼儿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与活动方式,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容器、塑料袋等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 捕捉昆虫

 幼儿到草地上捕捉昆虫。将捕到的昆虫按会爬的、会跳的、会飞的……分类放在容器中。

 (二) 昆虫运动会

 将幼儿捕捉的各种昆虫放在一起,准备举办昆虫运动会。

 1、将会跳的虫子放在大纸盒子内,比一比谁跳得高。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昆虫的前腿与后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的昆虫跳得高,有的跳不高?

 2、将会爬的虫子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比一比谁爬的快。用火柴盒做小车,套在昆虫的身上,比比谁拉得动,谁的力气大。让幼儿观察这些昆虫的身体和腿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会跳?

 3、将会飞的虫子放在地上比一比谁飞得远。注意观察它们的身体与翅膀的特点,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飞。

 4、将昆虫放到水中,看看谁会游泳,谁害怕水?

 5、将昆虫肚皮朝上放置,让幼儿观察它们怎样翻身。

 (三) 饲养昆虫

 将几种常见昆虫,放在容器中饲养。让幼儿观察它们如何活动,如何进食。

  活动建议:

 此活动适合在夏、秋季进行。捕捉的昆虫最好是当地常见的种类。

  活动反思: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活动我以昆虫运动会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又在环节中设计了小游戏。活动中认真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科学地设计与组织科学活动,是完成与落实以上目标的有效手段。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健康发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鲜花盛开、新芽吐露、北燕南飞,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及人们迎接春天的那份欣喜,如何把握教育契机,丰富孩子们关于春天的经验呢?引导感受春天的美好。

 春天里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和素材:春天的花草树木、春天的动物,如:小蝌蚪、春蚕、蜜蜂、蝴蝶等,以及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都十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交流、记录等活动丰富关于春天的经验,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

 2、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发现的快乐,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工操作活动来表现春天。

 活动材料:

 1、“春天在说话”的配乐诗 “春天在哪里”的音乐录音。

 2、春天的情景创设:表现春天的自然角及有关春天信息的展示。

 3、一张供幼儿分类记录的大图表

 4、可供幼儿进行春天环境布置的场景及美工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寻找春天

 1、播放课件配乐诗“春天在说话”引入: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是春天。”“听,春姐姐在说话呢!”

 2、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自由寻找春天的气息,幼儿简单记录自己的发现。

 “春姐姐已到小朋友的身边,她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你们可以把春天的秘密,告诉老师、或用小卡片将它记录下来”。

 3、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结合以“春姐姐又说话了”口吻进行小结:

 “是啊,冬爷爷走了,春姐姐来了,柳树抽新芽了,梨花、李花开了,桃花红了,蝴蝶、蜜蜂飞来了,冬眠的青蛙、蛇、熊、乌龟醒了,燕子飞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鹅与鸭子们在河面快活地游泳,人们脱掉了厚厚的棉袄,有的忙着播种,有的在运动,春天到处充满活力。”

 二、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将收集的春天的信息进行分类。

 “春姐姐想举办春天盛会,她想请一些朋友来,这是春姐姐的邀请函。”

 1、出示分类记录大图表:

 2、引导幼儿利用小图卡按植物、动物、人类进行分类:

 三、幼儿美工活动:美丽的春天:

 “春姐姐想在这里举办春天的盛会,草地上应该有什么,水面上,天空上呢?大家有什么办法让这里变得美丽而又丰富?”

 1、美工分组活动:幼儿通过简单地画、剪、折、捏等各种美工手段来参与春天的环境创设。

 2、引导幼儿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并根据环境(如:天空上,水面上、草地上)进行分类布置春天环境。

 四、户外活动:寻找春天

 “春天不仅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大家还可以用鼻子闻,耳朵听,春姐姐又在户外向小朋友招手了,我们一起去找她!”幼儿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走出活动室。

 五、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春游,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风景。

 2、指导幼儿继续春天小种植和小饲养,如:龟、小蝌蚪、蚕等,并记录它们生长情况。

 小资料

 春姐姐的话

 嗨,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春姐姐,当冬爷爷挥手向你们告别时,我就悄悄来到了你们的身边,我能看到你们,你们能看到你吗?

 清新的风,暖和的太阳,春的气息弥漫了四野,我,轻悄悄的来了。我走近小草,轻轻一亲,小草醒了,树叶绿了。草丛里的花儿也露出了笑脸。

 我走进树林,轻轻一吹,冬眠的小动物醒来了,青蛙、蛇、乌龟、熊、都欣欣然张开了眼,蚕宝宝沙沙地吃着桑叶。

 我走到田野,轻轻一挥,种子发芽了,麦苗长高了,农民伯伯忙着在插秧,蜜蜂在飞,蝴蝶在飞,听!是谁在枝头上,叽叽叫喳喳。哦,原来是小燕子从远方飞回来了。

 我走进花园,轻轻一唱,花儿开了,雪白的李花像云朵,粉红的桃花像彩霞,河边杨柳绿,田里菜花黄。牵牛花爬上了小篱笆。到处散发着春的馨香,处处迭印着春的韵律。

 我走到河边,轻轻一摸,冰雪融化了。

 我走到幼儿园,在蓝蓝的天空下,飞翔着随风飘扬的风筝,小朋友边笑边跳着叫我:“春姐姐到了”。

 活动点评:

 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新《纲要》精神,活动内容源于生活,老师能紧抓住季节时令这一教育契机,使这活动来得自然且又符合教育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有以下几点突出的特色:

 (1)活动中始终以一个情境“春姐姐”为主线,让幼儿从“感受春天——寻找春天一—说说春天——表现春天”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方法,使“春天”这个抽象的概念,在幼儿心中清晰明朗起来。

 (2)整个活动从听觉和视觉都让人充分感受美:听觉上以配乐诗的引入,视觉上创设两个适宜的环境:一个让幼儿体验;一个让幼儿表现春天环境。使幼儿通过寻找活动有了亲身感受春天的经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动手表现、创造春天美的情景,可谓注重幼儿的体验,避免单一的言语说教。

 (3)活动要求明确,活动灵活多样,教师始终将幼儿置主体的地位,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索。 整个活动中,学习目的就是在这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得以实现,每个孩子在活动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一个洋溢着美和体验着快乐中进行学习。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索纸张承载力的欲望,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2、学习自己动手实验,探索纸张站起来的方法及纸的承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大记录表1份,小记录表、笔、书本、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探索纸张站立的方法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纸,它们现在平躺要这儿,我想要它们站起来,你们觉得可以吗?

 2、试一试

 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探索纸张站立的方式并进行记录。

 3、交流分享

 幼儿展示纸张站立的方法。

 二、探索纸张是否可以承重

 1、猜一猜

 师:宝贝们真厉害,用你们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那么,站立的纸张上能不能放东西承载力量呢?

 2、试一试

 幼儿自由实验。

 3、交流分享

 师:为什么把书放在站起来的纸上有的纸会倒下来,有的纸仍然站立着呢?

 教师小结:每张站立起来的纸折叠方法不一样,它的承载力也会不一样。

 三、探索纸张承载力大小

 1、猜一猜

 师:刚刚宝宝们都实验站起来的纸可以承载重量,那能不能承载更大的重量呢?

 2、试一试

 引导幼儿尝试让纸站立的不同方法及它的承载力。

 3、比一比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记录表,并评出纸张大力士。

 小结:纸的折法不同,它的承载力也会不同。宝贝们的实验都做得很棒,只要动手,动脑去探索就值得大家学习,宝贝们回家以后再用各种各样的纸去探索它的承载力吧!

  活动反思:

 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整节课幼儿们的兴趣很高,每个幼儿都动起来了,活动目标也完成的很好,从中我也得到启发,科学课就得让幼儿自己动起手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让孩子们热爱探索、热爱科学。

第十周教学反思—植物是活的吗?

你好,植物是活的。

你会看到:

它的叶片在生长,从小小的,到大大的;从未展开,到展开。

它的花在生长,从花蕾,到盛开

牡丹的花蕾

盛开中的牡丹

它的枝条在生长,从短到长,从细到粗。

这些都在告诉你,植物是活的。

本周科学的教学内容是:一年级《植物是活的吗》。

本节课是完成《植物是活的吗》,课堂开始就展示动物的动图,比如猎豹奔跑,兔子吃草,小猫喝水还有青蛙从卵开始的生长过程,这些内容都证明了动物是活的?通过这些证据启发学生思考植物是不是活的呢?小朋友们大部分都清楚植物是活的这个事实,但是如何证明植物是活的就是一个难题了,于是出示了从开学开始学习的有关植物的,让小朋友回忆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并让小朋友讲述自己种植植物时植物的生长过程,小朋友们不自觉的发现植物的长高长大就能证明植物是活的。但是这些证据还是不够的,于是让小朋友观看视频,视频内容就是植物是活的吗?这些能更加清晰的证明这个情况,小朋友也能说的更多了。最后作为总结植物是活的的证据,帮助小朋友更好的记忆和理解植物是活的。在课下我思考了教学过程,于是,就在课上加入了讨论环节,证明植物是活的,让小朋友分组进行讨论,我发现有的小组讨论的很好,在讨论后就更能说一说植物是活的,且从生长需要的方面入手,比如植物需要水分和阳光。所以,以后课上会设置讨论环节,让小朋友更加充分的表达。

关于“《植物是“活”的吗 》课后反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07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0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