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宝松答网友问」美感是什么,她是如何激发和产生的?(宝松老师)

网友问:美感是什么,她是如何激发和产生的?

画家宝松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只靠理论分析,我想是无济于事的。为什么我这样说?我来举几个小例子就可以说明那种“空泛而无用的理论”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

有人说:从理论上讲,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这听起来是对的,又很给力。但仔细一分析,等于什么也没有说!这个回答仅仅是从字面上对“美感”两字进行了“表面”和“肤浅”的解释,而对“美感”的深层次内涵却只字未提!更不要说有丝毫明确的剖析。这样的回答,就像“鸡汤”,让人产生一种似乎“懂了”,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的感觉,还是无法解决对于“美感”的困惑。

有人说:从理论上讲,美感就是对“美”在哲学层面上的认知和感受。这样的回答,除了让你觉得“悬”了一些之外,也不会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帮助和提升。这是因为,这个回答只是在故弄玄虚和假装高深。因为这个回答根本让人无法弄清“美”是什么?“哲学层面”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层面?对于美来说,哲学层面是如何能让人得到认知和感受?到头来,这样的回答还是一个“鸡汤”,只不过披上了“哲学的外衣”来唬人。当下,在很多学校的课堂上那些胸无点墨的老师、教授会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来吓唬学生。其实,这只能说明他们自己也根本不懂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以上两个小例子,是非常能说明问题的:空泛而毫无价值的“理论”只会装腔作势地唬人,而不可能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解释。

我感谢网友对我的信任,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还是和以往一样,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来回答这个“美感是什么,她是如何激发和产生的?”问题。

我想分成两个部分来解释:

一,“美感”是什么?要弄懂“美感”,就必须先知道:“美”是什么?

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在宇宙中,具象和抽象世界中,“美”指的是什么?“美”的定义又是什么?又是什么人给出“美”的定义呢?

关于“美”的书籍、论述有很多,但多数是“引经据典”和“转抄理论”的“鸡汤类”文章,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将问题复杂化,令人陷入一种似是而非的囧态。

在我看来,“美”实际上是宇宙万物中,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体、每一个事件、每一种形态、每一种现象的“独立之本质”。而这种独立的“本质”是各自不同而个性分明的。他(它)们所表现出的“独立本质”皆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而不屑于“趋同”,始终自豪而无怨无悔地“作为自己”!就好像:牡丹虽美,但小草不会羡慕;狮子勇猛是兽中之王,也不会得到蜜蜂的羡慕;有的人漂亮,有的人聪明,高矮不同、肥胖各异,这并不妨碍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松树喜寒、荔枝爱暖、苹果漂亮好吃、棉花雪白柔软,各自在大自然均有一席之地,各自以独特的生存之道生活在天地之间;各类事件、天灾人祸、原因不同、结果迥异,而这一切皆本质不同、因果各异。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所有的这一切,由于“本质”的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所反映的因果也不同!而这个“本质”就是世间万物的“共性”:独立于其他而自由自在,独立于其他而灿烂辉煌!

小草不会羡慕花卉的美丽而停止生长;它的“本质”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梅花不会因为开放在冬季而拒绝绽放美丽,她的“本质”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水,润大地养万物而“不争”,成为“上善”。而又滴水石穿,以柔克刚。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可成气輕如云,水可成液柔如绵,水可成冰坚似铁。聚小流而成江海、取下势而能藏威。其“本质”是:成大事而不争,取下势而藏威。

山之“本质”是:山高一丈,目极千里。云之本质是:变幻莫测、光怪陆离。石头本质是:观事则不语、风雨之难摧。风的本质是:来去无意、可摧枯拉朽、可飞沙走石,可卷黄沙万丈、可掀巨浪滔天。正是“夏雨有情留叶翠,秋风无意摧花残。”

天之高不可测,海之深不见底,宇宙之大无法估量,人之善恶无法揣度。诸如此类这些,哪一个不是有其独立本质?哪一个不是以自己的独立形态和生存方式在这个宇宙中自豪地存在?这个独立的“本质”便是万物各自的“美”!不明白这一点,永远不会在“美”的问题上有真正的见解。

这个“美”也可以称之为“道”“规律”“色”等等。只有能去发现万物之“本质”的人,才是真正发现“美”的人!因为,每一种“本质”皆有其生存的法则、魅力和值得敬畏的地方。能感受到这一点的人,也可以说是真正感受到了“美”。因为他可以从小草的顽强生命力中感悟到人生的艰辛和顽强意志力的重要。同理,老子发现了万物的“规律”阐述了“道”。佛祖悟得了“色与空”、“善与恶”、“因与果”的“法”而成了佛。莫奈感觉到了光的“奇妙与梦幻”进而捕捉到了光的本质后,用画笔呈现了光的灵魂,成就了伟大的“光的印象”。贝多芬悟到了生活的本质是“艰辛而苦难”,进而在作品中体现了“命运”的庄严和悲壮。梵高画作中

“对命运的不屈和抗争”是认识到生活本质后其笔触与色彩的语言。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是她看到了大英雄“宁死不屈”的本质而抒发的感怀!所有这些,有哪一个不是看到了“本质”而感怀、悟到了“美”而歌颂的结果?

如果不是这样,则一定是那种“故作姿态”的矫揉造作,或“故弄玄虚”的无病呻吟而已。所以说,要想知道“美感是什么”,就必须首先弄懂“美”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

二,美感是如何激发和产生的?

这种“激发”是“产生”美感的条件,没有这个前提,是无法“产生”对美感的认知的。为什么我这么说?原因是多方面的。

1.首先要对“美(万物的本质)”有兴趣。这个兴趣是指对一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首要的前提。无法想象,一个对大自然毫无兴趣、像石头一样的人如何会对蚯蚓产生兴趣?没有兴趣怎么能激发出对蚯蚓的“本质”产生好奇而去钻研?如何又能发现蚯蚓的与众不同和神奇之处?也无法发现蚯蚓的“美的本质”,更无从谈起对蚯蚓产生美感!

2.其次要提高自己兴趣的广泛性。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开阔视野,触类旁通。这是对自己的“储备”和“积累”,也是对未来能厚积薄发的铺垫。

3.修炼自身,净化心灵。因为在这个纷繁嘈杂的社会里,心不净是无法发现万物“真实的本质”的。因为其心胸被“名利、地位、金钱、美色”诱惑时,心是不智和愚昧的,无法想象这样的人会“悟到”任何真实的美的东西。

4.对万物的“爱”。没有这个“爱”,人会变得自私、无趣、刻薄、狭隘。只会考虑自己,不会顾及他人,更不会有爱大自然之心。这样的人难以想象会成为一个对“美”有感受的人。

这些基本条件满足了之后,便说明已经有了能“产生”或能“激发”出对美感受的基础!举例:当一个人平时很注重对自己的修行和提高,他在遇到事情时很容易见义勇为、伸出援手。反之则不然。再有,林黛玉正是因为看到了“落花”的本质,才联想到自己如“落花”般的命运而悲伤。她由对“落花”的伤感而想到了自己人生的悲哀,这种“凄美、无奈”以至“悲凉”的感受,正是她对落花“凄美”的感怀。也正是曹雪芹老先生通过落花看到了“花落的本质”是“凄而美”,“春有情亦难留莹雪,秋无意却打落残花”的“残酷美”。当这些映照在独立、孤傲乃至柔弱的黛玉身上时,他看到了黛玉“如落花般的凄凉美”。于是乎,“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样美好动人的诗句便只有曹雪芹才能写出!

最后,用简单易懂的话说:美是世间万物的本质。发现她,就发现了美。没有发现这一点,只会在“美”的门外徘徊。而发现这一点的条件则在自身的修行。没有修行,不具备良好的造诣,是无法产生和激发出对美的感受的。

2022.6.27.

画家宝松在麦积山石窟

(0)
上一篇 2023年05月15日
下一篇 2023年05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