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医药科普知识健康教育讲座”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医药科普知识健康教育讲座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日本在中小学校法定进行食育教育70余年,致使全民重视营养。很明显,日本之所以成为长寿大国、 健康 大国,是与人们自小接受营养教育分不开的。在我国,学生与公众通常都没有接受专门的营养教育的机会。
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是:将合理营养的基本原则向大家作一介绍,希望工作繁忙的年轻人能抽暇一读,更望辛苦了大半生的老年人认真阅。对照日本,有给各位补课的愿望。当然,营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绝非本文4000余字可叙述得了,我将重点介绍该怎样认识每天都要接触各类食物。
现代营养学是建立在营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的。以确定食物含有的营养素的作用为目标,研究食物的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迄今, 已明确的为人体生长、发育和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有七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每一类又有若干种,共四十余种。
在上一世纪前半叶,营养学完成了对营养素的基本认识。
当时,人们主要关心的是,人体需要什么营养素和某种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素及其作用,少吃、不吃或缺少某类食物能造成什么后果,旨在预防和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是营养不良)。
大约从四五十年前起,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解决了食物匮乏之后,居民开始出现营养过剩(又称营养过度),以及随之而来的肥胖、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高发。促使营养学更倾向于研究过多或过少和不均衡摄入某些营养素对 健康 的影响,以及确定儿童、妇女、老年人等各类人群对营养素的适宜摄入量。目的是解决如何选择和搭配食物,使人从膳食中获得有益 健康 的营养,即合理营养。
营养学界有一句名言:"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膳食者,人们日常吃的主副食之组合也。膳食由食物搭配组成,膳食好与不好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否依据食物特性与所含的成分,进行科学的安排。
根据食物的特点和人的需要,将多种食物进行科学的组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承,便组成了平衡膳食。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物质基础,合理营养是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重要保证。
平衡膳食的平衡指的什么?对于正常人,当前最为国内营养学家肯定的五项内容是: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平衡;主食与副食平衡;主食中粗细平衡;热量出入平衡;寒凉与温热平衡。
具体的说,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平衡,即荤素平衡,以烹调前的生重计,每天所吃的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大致应是1比7;主食与副食平衡是指每餐饭都有主有副,粮谷类主食是不能少的,从事轻体力劳的成年男子每天一般为300-500克,女子200-400克,老年人120-200克;主食中粗细平衡是指粮谷类主食要有一定比例的粗杂粮,一般占1/3-1/2,儿童宜少些,老年人宜多些;热量出入平衡是指从食物里摄入的热量和身体消耗的热量达到平衡,长期保特热量出入平衡能维持 健康 体重,通常,白领年轻人每天需要2000千卡左右的热量,老人需1200-1500千卡,谷物主食和动物性食品是热含量最多的食物,在早午晚三餐一般按3比4比3的比例分配即可;寒凉与温热平衡,为中医概念,将在下面叙述。
营养学家将人类每天吃的食物分作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等五大类。中国营养学会在2016年制定了现阶段中国人对各类食物的推荐量。以食物烹调前的生重计 ,一般正常成人平均每人每天的五大类食物的适宜摄入量通常是:谷类食物为150-400克;蔬菜和水果分别为300-500克和200-400克;动物性食物为125-225克(鱼虾类50-100克、畜禽肉50-75克、蛋类25-50克);奶类与豆制品分别为300克和30-50克;油脂类不超过25或30克,食盐不超过6克。
食物的保健功能是通过所含的成分实现的。 这些成分必须在达到一定的量和持续相当时间时,才能充分的发挥功效。 比如,土豆含有的矿物质钾,可以预防脑中风发作,但研究表明,只有在长年每天吃2-3只土豆,获得的700毫克以上的钾时,才能将脑中风的风险减少40%。再如,有研究称,吃苹果能降低50%的冠心病发生风险,但必须长年坚持每天吃一只苹果。又如,说红薯有抗衰老和抗癌作用,这是流行病学家在总结了长寿地区居民的膳食时发现的;对照调查也发现,很多地方的人长年以红薯为食,癌症发生率比不吃和少吃的人低。又如,海鱼中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防止脑卒中,但只有长年坚持每周吃五次鱼,每次50-100克以上时,才会获得能产生效果的充足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
然而,尽管这些事实已为营养学研究证实,但在通常情况下,终究不能鼓励人们单纯依赖吃土豆防止脑中风,也不能为了防癌,每天都要以红薯为主食。因为不管什么食物,过多的食用,在通常情况下,对一般人而言,即便承受得了,也会给人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人的胃口有限,多吃了土豆、苹果、红薯或海鱼,就要少吃其他食物,不只不现实。重要的还是,因为少吃了其他食物,就势必要缺少某些营养成分,将影响从其他食物中获得另外的营养与保健效果。顾此失彼 ,就 违背了平衡膳食原则,久而久之,便将使身体遭受其他损害。
不少公众,特别是对饮食 养生 感兴趣的老年人,以及不少初涉营养学的人士,在了解了某一食物的特定营养和保健优势后,很容易过份看重其具有的某种功效。而现今 社会 上也不乏有人对某种可食之物和产品(如保健品)有意无意的过度宣传,致使一些人(主要是老年人)因而盲目格外青睐和过量摄食该物或该产品。则很可能会发生有损 健康 的后果,老年人甚至因此会贻误对所患的疾病的治疗。
在人类所有的天然食物中,除毌乳能满足6个月以内小儿的生长需求外,没有一种食物能满足人的全部营养需求。因此 ,就要求人每天都必须要吃多种食物。因为每一种食物含有的成分都不一样,组成膳食的食物品种越多,人摄取到的有益成分的种类就越接近齐全。
面临大自然赐予人类纷繁众多的可食之物,无论是年轻人、儿童、还是老年人,男女老少在安排每天食用的食物时,一定要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特性,依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做综合考虑,吃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能保证儿童茁壮成长、年轻人精力充沛,老年人获得防控慢性病和延年益寿的效果。
什么都吃,不失偏颇,又适可而止 。 请切记:要作到合理营养,必须发挥食物的总体效应,必须使组成日常膳食的各种食物保持平衡,而不是单独依赖某一个食物。不以偏概全,注意饮食 养生 的老年人尤其应该警惕避免走极端。
中医的精髓是"药食同源",主张"凡膳皆药,寓医于食"。其关于食物四性五味和"五味养五脏"的理论,是我们的祖先对世界医学的卓越贡献,应该视作营养学的组成部分。
与现代营养学注重食物成分分析不同,中医看重的是食物的整体功能,认为食物有四性五味之分,即寒、热、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性是由各个食物食后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决定的,五味是指不同味的食物对人体的功用不同。 中医非常重视饮食调理,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和"五味相调,性味相连"的法则,根据人的体质、征侯、时令辩证论治,选食不同性味的食物,做到寒凉与温热平衡等,以达到增强体质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比如,属于甘味的糯米、蜂蜜、山药有补益作用,体虚的人适当多吃些,能强身健体;苦味和寒凉性的苦瓜、丝瓜、芹菜、绿豆、绿苶、鸭肉,夏天吃,有清热去湿的功效;属于温热性食物的羊肉、生姜、辣椒、桂圆,冬季或寒性体质的人吃,能温中散寒。以及大枣能补血,梨能止咳等。
中医师经过辨证论治,依据人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的脏腑表现,遵照食物的四性五味选择和安排食物,可让人取得事半功倍的 养生 效果。
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平均患3.4种慢性病。笔者个人体会,长期患有慢性病的体弱老年人如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个人的体质,按照食物的性味选择食物,对于祛病延年是特别有益的。
但笔者有必要强调指出,运用中医理论 养生 应取得专业人士的指导。对饮食 养生 感兴趣的人,一定要警惕有人夸大某一食物(如有人吹嘘过的茄子、泥鳅)或其制品(如南瓜粉)的功能作用,甚至将某种保健品说成为包治百病的神丹炒药,无疑,是要上当受骗的。
生命的复杂性与个体差异使营养保健不能按一个或几个固定模式施行。老年人患有的慢性病病症不同,个人体质也不同,因此,在调配饮食和采用中医食 养生 方法时,必当因人而异,还要因病而异。老年人切忌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好的膳食应该具备营养、安全、饱腹、好吃、方便、便宜六个要素。就其生物学特征与人的需要而言,食物无好坏优劣与等级之分。市场上价格昂贵的产品,对你未必有益。 各种食物如同建筑用的砖瓦石块和钢筋水泥,各有各的性能和用途,膳食则如同房舍楼厦。调配膳食与营造建筑物一样,决定的因素是人怎样选择与安排。平衡膳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安排平衡膳食除了要考虑人的 健康 需求外,还应顾及就餐者的喜好、习惯、风俗、经济状况及市场供应等诸多因素,才能使人愿意和喜欢接受。饮食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但要吃得科学,吃得合理,却有着比较深奥的学问,要下番功夫学习才成。
不言而喻,越早了解,对人就越有益。不只能从食物中吃出 健康 ,还能从丰富多彩的食物里享受到生活乐趣。各位:花一些时间主动学习吧!为了自已,也为了家人。 健康 第一哟!
我国古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有言道:"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让我们通过正规的渠道认识食物,尽可能多的学习些营养知识吧!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刘政等.老年人该怎样吃.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方维忠等.中老年病防控.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
(取之网络。作者:朝健、福顺;审修:刘政)
刘政 主任医师。为我国较早从事现代营养学的专家,获省部级与市级科研奖各三项,出版专著九部,在电视、社区、学校做 健康 讲座数百场。祝愿普天下之男女老幼,人人幸福安康!
# 健康 科普排位赛##学问分享官##慢性病##合理营养## 健康 守护者##@谣零零计划
?中医药科普应多媒体展开
医院中医药法宣传活动总结1
为配合《中医药法》的学习、宣传,保障法律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健康需求、提升我市中医药服务水平中的积极作用,依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我院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中医药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法》的知晓度。
为营造宣传氛围,医院在门诊大厅醒目位置,通过LED屏幕播放“学习宣传贯彻《中医药法》”主题宣传语,向广大就诊患者进行宣传。
为加强宣传引导,我院组织医护人员8名深入翠园社区,开展了《东港市中心医院学习宣传贯彻《中医药法》走进社区》活动。活动现场,吸引了许多群众参与,中医科派出2名医师为群众进行中医咨询,宣传讲解《中医药法》的相关知识,并针对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了咨询解答。另外,还对现场参加游戏的群众进行中医养生知识宣传,对血压异常的群众做了用药知识的指导。
本次活动,共有70余名群众参加,健康咨询30人次,测量血压60人次。医院以网站为推介,加大《中医药法》的宣传,为《中医药法》的落实助力。
医院中医药法宣传活动总结2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7月1日上午,县中医医院组织门诊、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及中医护理专家在滨江广场举行宣传暨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等内容。专家们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为前来义诊的群众答疑解惑。同时,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进行拔罐、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让大家充分体验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现场还科普了中医养生操等中医养生方法。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免费测量血压、血糖150余人,中医治疗100人,义诊群众300余人。
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展示了中医药的特色治疗优势,加强了群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健康理念,对我县中医药健康文化的传播和普及起到推动作用。
医院中医药法宣传活动总结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5周年。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好宣传推广活动,7月4日,娄底市中医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在孙水公园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5周年宣传义诊活动。
“我和老伴今天路过这,看见有中医专家在问诊,就想着来看一看……”早上9点,义诊活动拉开序幕,通过摆放展板、悬挂宣传横幅、设置义诊咨询台,发放中医药法宣传折页及中医药健康宣教资料等方式,向市民群众宣传中医药法和中医药文化。专家们认真为每一位咨询的市民群众进行问诊及体查,仔细倾听他们的疾病诉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科学的意见建议,同时向他们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食疗药膳养生保健等知识,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我右肩感觉比较僵硬,可以帮我试一下刮痧吗?”义诊现场,耳穴贴敷、艾灸、刮痧、火罐等中医药特色疗法一一登场。“刮痧可以疏通经络,缓解肌肉酸痛,驱寒除湿等。”医护人员认真为市民群众进行中医特色技术治疗,还积极传授中医养生之道,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此次活动,提升了市民群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认识了解,充分展示了中医药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引导大众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和文化环境。下一步,娄底市中医医院将继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丰富延伸中医药服务内涵,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让特色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医院中医药法宣传活动总结47月1日,县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法宣传义诊活动,为群众普及中医药相关知识并免除挂号费,让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暖心的义诊也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当天上午,医护人员们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和陪同家属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宣传折页及各类健康保健手册,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讲解中医药知识,普及中医“治未病”理念和各类中医养生常识,同时活动当天所有科室都为群众免除了挂号费,专家们免费为群众把脉问诊,切实让大家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与魅力所在。
据悉,此次活动共为350名患者免除了挂号费,让群众在了解中医药的同时又能享受到真正的实惠,营造了“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社会氛围。下阶段,县中医院将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契机,持续加强中医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为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助力。
医院中医药法宣传活动总结5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也是《山东省中医药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二年。为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宣传教育,营造依法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基层群众认识中医药、合理使用中医药,7月14日,烟台山医院组织多学科业务骨干,前往招远市南院庄卫生院通过义诊咨询开展中医药法宣传活动。
参加本次义诊活动的包括烟台山医院骨科、中医科、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皮肤科、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的专家。其中,中医科主治中医师荆丰德自去年7月起,到招远市南院庄卫生院履职业务院长工作,与当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义诊活动提供了极大便利。活动现场,通过制作易拉宝、悬挂横幅等形式,并设置资料发放区,让更多群众能够了解中医药知识。各学科专家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问诊、把脉、开处方,做针刀治疗,并耐心解答前来就诊群众的各种问题,对其健康症状进行评估并给予治疗建议。据统计,当天共计看诊200余人次,针刀治疗30余人次,发份宣传资料300余份。
本次宣传活动,一方面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另一方面也让群众了解中医药有关健康与疾病相关的理念和保健知识,增强了基层群众对中医药的普遍理解与认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医院中医药法宣传活动总结62022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推进中医药法的学习宣传。6月21日,阜阳市中医医院在门诊大厅开展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医院内分泌消化科、骨伤科、风湿免疫科、呼吸内科、男科等科室专家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免费把脉、体格检查、测量血压,提供健康咨询和用药指导。此外,还向患者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医药养生知识宣传手册,着重突出宣传中医药法在保障和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取得的成效、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的作用,积极营造“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次活动共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宣传资料200余份,免费为患者提供诊疗50余人次。下一步,阜阳市中医医院将持续做好中医药法相关宣传,不断引导群众正确、科学地认识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法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健康之路的系列节目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药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其既是构成中医药学的母体,又是传承中医药学的载体。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的目的就是让广大群众感受、认知、应用并受益中医药。中医药完整而独特的知识体系,涵盖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各个环节,具有简便性和生活化的鲜明特点,老百姓知而能用,用而获益。这对节约、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缓解当前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要深入开展中医药科学普及和文化建设,必须举社会合力,立即行动,长期坚持,科学推进。下面就全方位、多形式、多媒体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普及和文化建设谈谈个人的粗浅建议和构想。
开发对青少年有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产品
为了使普及宣传的效果与效率最大化,中医药科普应该从娃娃抓起。因为培养孩子的兴趣,型塑孩子的价值观念,要比改变成年人容易得多。青少年群体应该是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的重点对像之一。要根据青少年群体的思维特点,创新形式,开发有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产品。
编印针对幼儿和小学生的中医药知识「三字经」。在幼儿、小学的教材内容中,加入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中纳入中医药经典。据知,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在其承担的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部课题幼儿教材研究中对此已有涉及。
设计制作一些高水平的宣传中医药的公益广告和产品广告。视觉形象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孩子能够毫不费力地背诵大量的电视广告词。因此,有关部门可以设计制作一些高水平的宣传中医药的公益广告和产品广告,使我们的下一代不仅知道泰诺和「白加黑」,也知道六味地黄丸和《神农本草经》;使他们不仅对「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公益广告词耳熟能详,也懂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既可以是古人的职业取向,也可以是今人的高尚选择。
组织全国青少年中医药知识电视大奖赛。这类节目可以大大增强国人对中医药的理解与信任,使一批少儿观众心中萌生今后学习中医的念头。
出版一批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漫画和动画产品。以漫画、动画形式宣传,最能为少儿所接受。要组织力量,创制如《西游记》、《郑和下西洋》一样有较高收视率的中医药知识或人物动画片。
加强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我国有3000多所中医医院,各级中医医院是目前中医药医疗活动的主要场所,责无旁贷地成为中医药文化和科普宣传的主力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医医院要通过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的建设,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使人民群众从价值理念、就诊方式、服务态度、诊疗环境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目前,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已成为热门课题,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此的重视和扶持,中医医院要开拓思路,创新形式,把中医医院打造成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主阵地。比如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要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可通过主题活动、图文实物等多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医院的宣传栏、墙报、展架、展室、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要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以广大群众为对象的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
中医药文化宣传重点在基层
农村是中医药发展的沃土,农民是中医药文化最坚定的支持者,要与时俱进,加大农村中医药科普宣传力度。如:组织编纂《农村中医药推广教程》,提高农村中医从业人员的从业水平,提高中医药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这是对中医药最大的宣传。针对部分农村喜欢用广播的形式进行宣教的情况,可组织编纂《农村中医药知识广播稿》,丰富广播内容,并且要使农民学之能用,用之有效。认真组织中医类院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要成为中医类院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要创新形式,用传单、知识专册、讲座、相声、快板、文娱节目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中医药文化和科普宣传。
在卫生部最新规划的国家医疗网络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将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在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规划,三年内新建或改造37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央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中医药文化、科普宣教要抓住这个契机,通过社区卫生机构,加大社区中医药文化宣传的力度。如:充分利用社区墙报和橱窗宣传形式,加强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教。可组织力量编纂出版《社区中医药板报知识集萃》。组建社区宣讲团,长期开展中医药义诊和科普宣教。
重视网络宣传手段
网络时代,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必须重视网络阵地。如:建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专业网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权威机构直接建设,凝聚专家力量,建成信息最全、水平最高的专业网站,形成中医药文化网络宣传的强势影响。建立中医药科普专业网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权威机构直接建设,致力于科普作品的创造、宣传,开展中医药科普创作的研究,吸引更多的专家加入到中医药科普作品的创作中来。
其他形式的宣传
鼓励民间融资拍摄如《大长今》之类对中医药文化弘扬有很深影响的电视剧,要精选题材,深入创作。一部好的电视剧对中医药产业的影响有时不可估量。
组建国医讲师团。参照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选秀节目的市场运作方式,全国海选讲师团成员,并角逐出冠亚军。比赛讲稿可以整理编纂成科普读物公开出版,比赛影音资料可录制成光盘视频公开发行。
编印名医名言励志挂图,张贴于教室及学校其他公共场所,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开展中医文化教育,以坚定学习信心。
编印中医药知识挂历、台历等,利用大众常用的一些物件,将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渗透于无形。
总之,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要求我们切实加强中医药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大力推动中医药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作环境、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开展内容实用、全方位、多形式、多媒体的科普宣传。
健康万里行
2012年,《健康之路》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制作了一批收视率高,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2013年,为了进一步明确双方在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高品牌效应,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将继续加深合作。大型系列节目《24节气养生》是双方在2013年的第一个合作项目,目的在于为老百姓提供指导性强、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节气养生信息和方法,以达到传播中医文化,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服务大众健康生活的目的。
专家谈养生
为了保证节目的权威性、科学性,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强大的专家团队支持,并最终遴选出五位中医养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节目录制。其中张晋教授主讲春季系列,罗增刚教授主讲夏季系列,罗卫芳教授主讲秋季系列,张雪亮教授主讲冬季系列,代金刚博士主讲24节气养生操。
关于“中医药科普知识健康教育讲座”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