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匮肾气丸”说起——学医心得之三_1

网上有关“从“金匮肾气丸”说起——学医心得之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从“金匮肾气丸”说起——学医心得之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是个中医爱好者,自从2014年一场大病之后,更加喜欢中医。关于那场大病的治病过程我在其他文章中已作过大概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这篇文章想介绍一下那场大病后自己参加网络中医特训班学习中医知识,调理身体的点滴心得。为了方便叙述,就从“金匮肾气丸”说起吧。

去年12月13日,我把为自己调理身体自制的“金匮肾气丸”发在微信朋友圈中,言明试服,体验效果。许多老战友,老同学,老朋友在点赞鼓励的同时,要求我一定要公布体验结果,以资学习效尤。现在就借此文统一回复:确实有效果!

自从试服自制“金匮肾气丸”至今不到两个月,我体验最明显的效果有六条,一是吸气比以前深了,顺畅了;二是睡眠比以前改善了,入睡比较快,中间不易醒;三是食欲比以前好了,吃饭比以前香了;四是口腔津液多了,嗓子干痒的症状没有了;五是大小便更顺畅了,以前尿频的症状改善了;六是脚凉的感觉少多了,男子的阳性反应又有了。总之,身体比以前健康了。

我为什么要自制“金匮肾气丸”,是因为曾购买服用过不少成品药而无明显效果。倪海厦老师讲过:“现在有些制药厂,八味药是等量的,那个不行,不堪用的……”我想制药厂为了图方便可以用等量,为了耐储藏很可能再加入防腐剂等,再为了降成本未必使用纯正原料,这样做出来的成品,疗效不明显是必然的。

但是如今诸多原因造成中医中药不如人意,越是需求量大的中成药,疗效越不理想,这种现状一时也难以改观。为了追求健康,很多人把目光转移到中医药知识自学上来,希望通过自学获得正确的中医药理念和防病治病技能,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服务。近几年我参加网络中医学习班以来,试着为自己调理身体,确实得益不少。我自制“金匮肾气丸”试服,就是其中一例。但是我不建议没有中医药基础知识的朋友摹仿,因为这毕竟是一门技术活,而且还有相关法规限制。

我在网上学习的是美籍华人倪海厦老师的人纪中医视频课,共有五门,依次是《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五门课是中医的基础,也是精髓。初学一遍,只是找着了中医的门。入门和深造,那是一辈子的事。我只恨自己学的晚了,悟性不够好,记性也很差,不能得心应手地推广和应用。

下面仍以试服“金匮肾气丸”的效果,谈一点心得体会。中医认为人体的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相互依赖,相互为用,阴平阳秘,气血调和,精神乃治。人到中老年有慢性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就是因为阴阳不平衡,气血不调和。而人身之气根本在于先天之肾气,肾气衰弱,肾阳不足,就会依次影响肝心脾肺的功能,所以中医有肾为先天之本的说法。

只因为是“先天”之本,所以易损难增,随着岁月流失,年龄渐老,肾气必然亏虚。肾气为阳,是人体防卫的屏障。肾气虚的人卫外能力差,对自然界有害于人体的各种疠气(或称病毒、细菌)缺乏抵御能力,容易感冒或染上瘟疫,一旦染病又不易治愈。据有关报道,今年的武汉新冠病毒肺炎,有基础病者或老年体弱者最易感染,而且感染后死亡率高。

正确选择服用“金匮肾气丸”是补益肾气的有效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比如食补,或修炼内丹等道家功法,这些就不在此文中介绍了,读者诸君可以百度了解。

再补充说明一下,我体验的六条效果是何道理。先说呼吸,中医认为人的呼吸不仅仅是肺脏的功能,而是心肺和肾脏配合来完成的,如果呼气困难主要是肺脏的问题,吸气浅短就是肾功能差的原因,肾功能增强了自然就吸气深长顺畅了。再说睡眠,睡眠质量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医认为,心藏神,肝藏魂,心肝功能正常,神魂安稳,才能正常睡眠。心肝的功能与肾脏最为密切,补肾就是补心肝,自然有益于睡眠。

肾气虚弱,肾阳不足的人一般是久病或老年体弱者,他们大多下焦寒湿,小肠温度低,膀胱气化差,自然小便不利或尿频,还有大便多不成形或“五更泻”。脾胃与肾关系密切,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收纳水谷精微,必须要借助肾中阳气的温煦才能运化;而肾中所藏的精气又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华不断补充与生化。如果肾阳不足,脾胃功能自然受到影响,脾胃功能失常,久而久之,反过来又使肾功能降低。因此,补益肾气,也能改善脾胃功能。

另外,肾经循喉咙,通舌下金津玉津穴道,故肾水充沛,肾气充盈,口腔就会充满津液,就不会咽干。

总之,养生的根本,一是顾护好先天之本肾,二是注重后天之本脾胃,也就是着重于养护元气和胃气,这二气合称正气。《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在大疫当前,戴口罩,洗消,隔离等等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些只是外在的被动的措施,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那么内在的主动的方法是什么,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心态平稳,精神内守。关注疫情是人之常情,但是不要过多讨论和传播,不要让疫情破坏了正常的心情。

二是饮食清淡,勿伤胃气。疫情来临在春节之际,采购的过节待客访亲之肉菜副食,只能留下自己享用。如果不加控制,过食厚腻,必然损伤胃气,胃气损伤,正气减弱,就减弱了防护能力。

三是动静结合,生活规律。由于疫情严重,不让出门。宅在家里,活动空间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只吃只睡,长期久坐。应该定时起床,定时室内运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广播操之类的伸臂踢腿动作也可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四是预防为主,食药固本。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多次大的瘟疫,每次大疫过后,奋战在一线的医治者都有总结著述,也不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方药介绍,这些都有文献可考。其中“乌梅三豆饮”就是很好的食疗方,随时随症加减使用,有很好的固本作用,读者可百度了解详情。

五是艾烟薰消,净化空气。建议在室内(如卧室,客厅)每天用点燃的艾炷薰消30—60分钟,可以消杀空气中的病毒细菌。

以上是我学习中医的又一点心得体会,分享给读者诸君,仅供参考。

2000字左右中医跟师心得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以面向临床实用为宗旨,精心辑录了常用中药名老中医的应用经验和心得体会,不仅有对传统药效的新认识、新运用、新经验,还有许多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对传统药效的拓展应用,颇多独到发挥,能很好地启迪读者的用药思路。“医生不精于药,难以成良医”。

拍手治百病——台湾著名中医师的行医心得的编辑推荐

跟师心得(一)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在一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陈明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陈明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陈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医学三字经》,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实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学习计划后,老师又带着我游览了整个医院,耐心的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医院的一些事迹。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个月又可以参加外科医师讨论会了,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

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去和老师相处,相互尊重,提倡一些传统的好行为,日久自会见真情,老师定会将学问倾囊相授的。

跟师心得(二)

中医临床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

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

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与理论学习有很大的

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习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习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

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

;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

,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习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跟师心得(三)

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方明白老师陈明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

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坐公交车回到家已是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

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如今3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3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供同道参考、借鉴。一、在跟师前,首先要对老师有一个全面了解,做到“两要”,这是跟师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一要了解老师所在医院及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其师从何人,是家传还是师承,对哪家医论有所精研,其医疗特色是什么,注重哪家理论等。掌握了这些情况,就能了解其学术源流及学术思想,其继承和发展了哪些理论与观点。这样,总结其经验时,就有所依据;二是要了解老师的学术特长和经验特色。并围绕这方面问题,广泛收集资料,要积累和掌握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我们将来进行学术经验整理的基本素材和依据。 为了做到上述“两要”,在日常跟师学习工作中,就要做到“六多”: 多发问:对于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要多向老师请教,深入提出问题,把问题尽量搞清楚。例如一个经验方,都有哪几位药组成?配伍特点是什么?用量变化如何?煎服法有什么要求?如何加减化裁?对什么情况适用?什么情况不适用?有何禁忌?根据什么制定的处方等。切忌想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多问是使问题深入的重要做法。老师虽有多年经验,但并不一定每次都将问题讲透。有些问题,老师自己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对于其他人不一定知其中之妙。因此,我们要追根问底,深究其妙。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还要经常向自己发问:掌握了老师哪些经验?临床上是否会用?要勤于向患者发问:患者服用药物后症状是否改善、有何变化、有无不适反应,这样才能细致地体会到老师治疗经验的精妙之处。 多聆听:在跟随老师临证或听其讲述时,要多听听老师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中掌握其思维方法、治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摸清辨证、用药规律,这是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阅读:对老师临证诊病,处方以及其论文、著述等,要多看,反复体会其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要根据其学术渊源,翻阅对其影响较大的前贤的医论、医著,以溯本求源,掌握理论依据;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的现代医学书籍,

熟练掌握中西医理论,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阅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文献材料,了解医学源流。 多记录:要将听到、看到的内容随时记录下来,这是搜集资料的重要手段,一种是即时记录,即随听、随看、随记录;另一种是追记,即将听到、看到的内容,通过回忆记录下来。在此基础可分门别类,加工整理。3年来我共记跟师笔记10余本。 多使用:跟师过程中要勤于临证,每次遇到相似病历,敢于处方用药,甚至可以照搬老师的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请教,这医技会迅速提高。 多思考:将上述问、听、看、记、用的内容分门别类,有条理、有系统地在脑子里反复分析、归纳,以找出其规律性东西,这就是老师经验中的精华部分,要花费一定时间,在原始材料的基础上,予以升华和提高。《论语·为政》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整理老中医经验,既是工作,也是学习。要想将老师经验承袭下来,必须在“学”和“思”上下工夫。 多交流:沟通、交流是多问的延伸,跟师过程中多与老师沟通,将一些临床问题请教老师,可以增进师生关系;亦与身边医师进行学业交流,成功例子一起分享。最后作为现代中医,应利用多种信息交流方式,如微博、邮件等,将一些学习心得、体会,老师经验总结及不解之惑与医学同道进行交流、分享。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十指连心,人的手掌连着全身的器官和脏器,用力拍手刺激手掌上的这些反射区,就可以活络十二经脉、疏通全身的气血,并将五脏六腑中的积郁之气散发出来,从而达到治愈百病的效果。

《拍手治百病》是台湾著名中医师侯秋东教授行医多年的心得体会。书中不仅介绍了拍手治百病的中医原理,而且还亲身示范了具体的拍手方法。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数十万人从中获益!

关于“从“金匮肾气丸”说起——学医心得之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如何预防与治疗猫瘟!!猫瘟小科普" rel="prev"> 如何预防与治疗猫瘟!!猫瘟小科普
上一篇 2024年08月16日
心理健康活动方案精选优秀模板三篇" rel="prev"> 心理健康活动方案精选优秀模板三篇
下一篇 2024年08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