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质量工程师《初级相关知识》基本概念”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质量工程师《初级相关知识》基本概念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抽样检验概念与适用场合
抽样检验就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检验,并对该批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推断的过程。经过抽样检验判为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所有产品都合格;经过抽样检验判为不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所有产品都不合格。
通常,抽样检验适用下列场合(不限于):
(1)破坏性检验;
(2)流程性材料;
(3)批量很大,全数检验工作量大的场合;
(4)其他不适于使用全数检验或全数检验不经济的场合。
2.抽样检验的基本分类
按照单位产品质量特性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1)计数抽样检验。按照给定的产品技术标准,将单位产品区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抽样检验,称为计件抽样检验。如果是统计单位产品中不合格数的抽样检验,则称为计点抽样检验。计件和计点抽样检验统称为计数抽样检验。
(2)计量抽样检验。按照给定的产品技术标准,将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用连续尺度测量出其具体数值并与标准对比的检验,称为计量抽样检验。
3.单位产品、检验批与批量的概念
(1)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验而划分的个体称为单位产品。
单位产品可以按自然件界定,如一个螺母、一台电视机、一辆汽车等,也可以人为地界定,如一米布、一公斤大米等。
(2)检验批。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称为检验批,简称批。检验批应由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同型号、同等级、同种类的产品。
(3)批量。检验批中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量称为批量。用符号N表示批量。
4.不合格与不合格品
(1)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某项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称为一个不合格。
(2)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
5.计数检验常用的衡量批质量的方法
(1)批不合格品率P。把批中不合格品数D除以批量N,即p=D/N。
(2)批不合格品百分数:批的不合格品数除以手续费一再乘以100,即
100p=D/N*100
上述两种方法用于计件抽样检验。
(3)批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把批中不合格数C除以批量N再乘以100,即100C/N,此方法用于计点抽样检验。
6.过程平均
在规定的时间段或生产量内平均的过程质量水平,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过程平均通常用样本数据来估计。
7.接收质量限和极限质量
(1)接收质量限: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质量水平。
(2)极限质量:是指对于一个孤立批,为了抽样检验,限制在某一低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它是在抽样检验中对孤立批规定的不应接收的批质量(不合格品率)的最小值。
(二)抽样方案及其特性
(1)抽样方案,规定了样本量(或样本量系列)和接收准则的一个具体方案。
(2)接收概率,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批被判为接收的概率。
(3)OC曲线及其变化规律。抽样方案的接受概率Pa依赖于批质量水平P,当P变化时,Pa是P的函数,通常也记为L(P)。L(P)随批质量P变化的曲线称为抽检特性曲线或0C曲线。OC曲线表示了一个抽样方案对一个产品的批质量的辨别能力。
每个抽样方案都有一条0C曲线,OC曲线的形状不同表示抽样方案对批的判断能力不同,即对同一个批使用不同的抽样方案被接收的概率不同。
对于0C曲线随着不合格品率的增加,是单调递减曲线;当不合格品率减小时,接收概率在增大。
4.两类风险
(1)第一类错误(生产方风险):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质量水平为某一指定的可接值时的拒收概率,称为第一类错误。其概率为0r.,是生产方承担的批质量合格而不被接收的风险。
(2)第二类错误(使用方风险):使用方风险是指使用方所承担的接收质量不合格批的风险,一般用B表示。
二、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
(一)调整型抽样检验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1)概念。调整型抽样检验是指根据已检验过的批质量信息,按照规定的转移规则调整检验严格程度的抽样检验过程。
(2)适用范围。调整型抽样检适用于连续批产品的逐批检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有整群抽样法。
(二)GB/T2828.1的若干要素
1.接收质量限AQL的确定方法
应考虑生产方的过程平均、使用方的质量要求、产品的重要程度及分类、检验的项数和经济性等因素,确定原则是双方协商。具体的确定方法有:
① 根据生产方的过程平均确定;
②按使用方要求确定;
③按不合格类别确定;
④按检验项数的多少确定。
2.检验水平(IL)的概念与确定
(1)检验水平概念,批量(N)与样本量(n)之间的等级对应关系,称为检验水平。
四个特殊检验水平:s-1,s-2,s-3,s-4。三个一般检验水平:I,Ⅱ,Ⅲ。
(2)除非另有规定,均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特殊检验水平仅用于必须使用小样本,且允许有较大误判风险。
3.检验的严格度
检验的严格度是指提交批所接受检验的宽严程度,分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1)正常检验。正常检验的设计思想是当批质量等于或优于AQL值时,以很高的概率接收检验批。
(2)加严检验。加严检验设计思想是当批质量坏于AQL值时,尽量保护使用方的利益。加严检验是强制性的。
(3)放宽检验。放宽检验的设计思想是当批质量一贯优于AL值时,采用放宽检验以减少样本量,放宽检验是非强制的。
4.转移规则
(1)从正常转到加严检验。
(2)从加严转到正常检验。
(3)从正常转到放宽检验。
(4)从放宽转到正常检验。
(5)暂停检验。加严检验开始,累计5批加严检验不接收时,原则上应停止检验。三、孤立批抽样检验及GB/T2828.2的使用
(1)孤立批是相对于连续批而言的,它是脱离已生产或汇集的.批系列,不属于当前检验批系列的批。在生产实际中,孤立批通常是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批,或者对生产过程质量不太了解的产品批。包括新产品的试制、单批产品、以及对生产过程质量不够了解的产品批。从供方临时采购的少数几批等。
(2)孤立批抽样检验方案GB/T2828.2的抽样检验程序如下:
①规定单位产品需检验的质量特性,并规定不合格的分类;
②根据产品批的来源选择合适的抽样模式,GB/T2828.2有两种抽样模式,即模式A和模式B;③规定检索方案所需的要素,检索抽样方案。
问:不合格产品数和产品的不合格数有什么区别?
答:不合格产品数一般利用在计件检验中,一个产品不合格其不合格产品数就是一。而产品的不合格数,是计点检验中用到的。单位产品上有几个不合格点,其不合格数就记为几例。如一平方米布上的瑕疵有5个则其不合格数为5,所以可能出现不合格数大于单位产品的数。
问:检验水平越高越好,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高水平的检验方案?
答:不对,应该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平。
在GB/T2828.1中,检验水平有两类:一般检验水平和特殊检验水平。一般检验包括I、Ⅱ、Ⅲ三个检验水平,无特殊要求时均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特殊捡验(又称小样本检验水平)规定了S-1、S-2、S-3、S-4四个检验水平,一般用于检验费用较高并允许有较高风险的场合。
选择检验水平应考虑以下几点:产品的复杂程度与价格。构造简单、价格低廉的产品检验水平应低些,检验费用高的产品应选择低检验水平;破坏性检验选低水平或特殊检验水平;生产的稳定性差或新产品应选高检验水平,批与批之间的质量差异性大必须选高检验水平,批内质量波动幅度小,可采用低检验水平。
问:怎样选择AQL的值?有什么原则吗?
答:接收质量限AQL是对生产方过程平均的要求,在确定AQL时应以产品为核心,应考虑所检产品特性的重要程度,并应根据产品的不合格分类分别规定不同的AQL值。一般A类不合格(品)的AoL值应远远小于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小于C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对于同一不合格类的多个项目也可以规定一个AQL值,在规定时注意,项目越多,AQL值也应越大一些。在确定AQL时也要考虑产品用途,检验的经济性等。
在确定AQL值时还应注意:在使用GB厂T2828.1时,AQL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
质量培训的内容有多种类型
一、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质量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作了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不仅是指顾客的要求,还应包括社会的需求,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现行的关政策。质量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就建筑工程而言,质量应具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二、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不介入该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顾客(业主、投资者)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要达到工程项目的目标,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严格控制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由于项目施工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后期的质量管理,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目标。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紧密衔接且相互制约影响,每一个阶段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过程质量应该为使用阶段服务,应该满足使用阶段的要求。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必需的程序,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也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质量目标和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到的质量目标及水平。对于工程建设,需要平衡投资、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做到投资、质量和进度的协调统一,达到让业主满意的质量水平。因此,项目决策阶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要充分了解业主和使用者对质量的要求和意愿。
2、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是选择建设场地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场地的强度依据。地质勘察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30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深度、资料泊可靠程度等将决定工程设计方案能否综合考虑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条件,是全面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的关键,同时也是工程施工方案确定的重要依据。
3、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采用什么样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形式,选用什么样的结构类型、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关系到建设投资的综合功能是否充分体现在规划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设计的完美性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主体结构和基础安全、环境保护、消防、防疫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
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并保证质量的活动。施工的作用是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建成最终产品。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成现实。因此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实现,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实现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项目的施工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工程项目施工所用的一切材料,如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等以及后期采用的装饰装修材料要经过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验合格,才能用到工程上。在施工期间监理单位要认真把关,做好见证取样送检及跟踪检查工作。确保施工所用材料、施工操作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5、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向生产和使用转移的必要环节,影响工程能否最终形成生产能力和满足使用要求,体现工程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因此,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的综合反映。按照实际工作的统计,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设计的问题占40.1% ;施工责任占29.3%;材料问题占14.5%;使用责任占 9.0%;其他占7.1% 。
三、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原则、内容与方法
建筑施工是把设计蓝图转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最终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因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自然就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搞好项目的质量控制呢?
1、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使用年限长,相对来说购买费用较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必须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首要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减少甚至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过程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工序或半成品、构配件)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4)坚持“用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建筑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实测数据说话。
(5)坚持“遵守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在处理质量方面的问题时,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对人的控制。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体操作者。对人的控制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外,还应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动、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对人的使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工序,应尽可能的安排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一定要分析操作者的心理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作业现场,应严格控制人的行为,严禁吸烟、嬉戏、打闹等。此外,还应严禁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作业;对不懂装懂、碰运气、侥幸心理严重的或有违章行为倾向的,应及时制止。总之,只有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确保建筑新产品的质量。
(2)对材料的控制。对材料的控制包括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就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构配件等,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台帐,认真做好收、储、发、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错用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用到工程上去。
(3)对机械的控制。包括对所有施工机械和工具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机械设备,要建立健全“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如施工现场进行电渣压力焊接长钢筋,按规范要求必须同心,如因焊接机械而达不到要求,就应立即更换或维修后再用,不要让机械设备或工具带病作业,给所施工的环节埋下质量隐患。
(4)对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选择较为适当的方法,使质量、工期、成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5)对环境的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主要有技术环境,如地质、水文、气象等;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千变万化,温度、湿度、大风、严寒酷暑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因此,应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始终保持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秩序井井有条,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1)审核07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具体内容有: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报告,审核有关材料的进场复试报告,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图表,审核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书,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
(2)现场质量检查
〈1〉检查内容。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停工后复工检查、节假日后上班检查、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验收检查、成品保护措施检查等。
〈2〉检查方法。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检查等。
只要严格按上述五条基本原则和质量控制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认真控制,就一定能把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交到广大用户手中。
四、监理单位如何在项目施工中控制工程质量
监理方进入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主要工作内容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四控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其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首先审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
制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
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
五、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政府监督工程质量是一种国际惯例。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均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把制定并执行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政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主要侧重于宏观的社会利益,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其作用是强制性的,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的执行。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权威性。建设工程质量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工程建设活动都应服从这种监督管理。第二,具有强制性。这种监督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服从这种监督管理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具有综合性。这种监督管理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方面,而是贯穿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并适用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人在从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由自己经验和知识积累,提出的对质量管理的一些看法。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的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使广大用户得到工程质量更好的建筑产品。
质量教育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意识教育、质量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三个方面。
其中,质量意识教育被视为质量培训的首要内容;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的主体;技能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质量意识教育
质量意识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质量观念、质量法律、质量法规、质量对组织、工作人员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质量责任等。
在质量意识中,人才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在质量管理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特别是,那些拥有质量管理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以及在质量工作实践中通过其在质量工作方面的创造性工作为国家、行业、区域、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振兴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是至关重要的。
2、质量知识培训
知识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的主体,组织应当对所有从事质量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在确定培训需要的基础上,应遵循不同层次教学的原则。
3、专业技能培训
技能是指确保和提高产品质量所直接需要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能。 技能培训是质量管理培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质量培训的重要性
质量培训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素质、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质量培训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质量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质量培训还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有时候产品质量问题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和风险。质量培训还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关于“质量工程师《初级相关知识》基本概念”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