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患上抑郁症,广义上分析出来的两大原因,是事件打击、第二是自身性格原因。
细分到心理问题就是:心结解不开、心理冲突严重、思维逻辑出现偏差、性格出现严重偏执障碍等等……时间久了,人就丧失了社会功能,进而封闭自己,否定自己,自卑,情绪低落,睡眠出现了异常。失眠现象出现,或者少部分出现嗜睡的。
在抑郁症彻底爆发之前,大多数人都是先有焦虑情绪,所谓的焦虑情绪,就是害怕、坐立不安、担心、恐惧,当然这些心理因素是因为某一件或者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导致的。
人一旦焦虑,失眠就出现异常了,长期失眠,发展成神经衰弱、每天浑浑噩噩、不真实感、情绪的低落席卷而来,人这时抑郁就彻底爆发了。
抑郁与焦虑的逻辑常常是这样的,先有焦虑再有抑郁,焦虑重的时候,抑郁减轻;焦虑轻的时候,抑郁加重,切换来切换去,到最后还是抑郁。
它们犹如是一种进化关系一样,焦虑在前面先抵抗心理冲突,后面则由抑郁来厌弃一切,以至于抑郁的人几乎上什么也不在乎了,就连死也看淡了,最好是自动了结,睡一觉就过去了,可是在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中,仅有的理智在告诉他们:我不能死,因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亲人需要我,不仅仅是这,死意味跳楼会疼,怕疼;割腕也怕疼,所以大多数的抑郁症患者只是有轻生的念头,不会轻易去死。
总结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抑郁症患者,逻辑思维是正常的,只是情绪上出现了障碍,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出现了不平衡,这个是不能自己掌控的,因为过度用脑了,脑子暂时罢工了,得顺应大脑,休息或者清空记忆,前者往往起不到效果,而后者根本不可能,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心理辅导或者严重的时候,是有必要求助医生的。所以那些说抑郁症是神经病的,纯属无知。
在西医的范畴里,抑郁症归结为:精神疾病,但是回到民间这句话就是这个人得了精神病了,精神不正常了,听上去多少有些鄙视的味,在民间这句话就变了味道。
在心理科的范畴里,抑郁症就是心理疾病。
在中医学里,则归结为:肝气郁结、肠胃出现了问题,或者体内湿气太重,脾胃太虚,血流不畅等等,当我们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抑郁症可能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但是主流的手段仍旧是西药 心理,中药调理抑郁症,似乎总是没有太大的成效,但是可以结合起来。
无论是使用西药还是中药抑郁症,最重要的我们别忘记,心病还得心药医,那就是自己采取自救的措施。
何谓自救措施,方式很多,比如在思想上:
接纳现实、放下让你担忧的事情,回归本真、提高自己的意识、转换思维看待问题;
在行动上:采取跑步运动、去做感兴趣的事情、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冥想、内关、分析)、学会原谅自己的一切(降低要求、延迟满足……)
还是那句金玉良言:
本着抑郁症的原则,即:不吃药的大方向和坚定不移的心理暗示不吃药的原则,劝大家在对待抑郁症时,由于自身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缺乏了解,所以容易放大问题、产生未知、无知的黑箱心理效应。
不是很严重的时候,请认清两种心理怪象:自我暗示心理(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这么糟糕了,不吃药行吗?忐忑不安中,最后逼着自己去了医院)。去医院的结果,不是不对,而是你没有足够的力量来评估你到底需不要吃药?最终医生给你开了药,你吃了……
万一不吃药,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加自己的自救措施,也好了呢?不是不可能,是绝对可能。
还有一种心理:从众心理。
看到别人都在吃药,自己也想去吃药,以为吃了药,自己的焦虑、抑郁情绪就好了,殊不知,我们的情绪是波动的,药物根本没有那么神奇,真正控制我们情绪的是我们的思维与认知、思想、与豁朗开朗的心态。
但是对于重度抑郁症,也要理性看待,毕竟不是说扛就能扛的,这跟我说抑郁症不吃药并不矛盾,因为抑郁症有轻中重三个级别!
我们要合理去看待病情,严重时还是建议用药的,只有这样,才是相对正确的对待抑郁症的一种态度。既不夸大,也不盲目忽视,轻度抑郁症,果断不吃药,抛弃暗示心理、从众心理;
到了中度,则看个人毅力情况;
到了重度抑郁症,建议用药和结合心理同步进行。
轻度与临界中度抑郁症,是有很大几率通过心理辅导起死回生的,这一点请不用质疑!
文章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
文章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