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在教育思想网的系列节目“杨东平教育洞察”中,讲述日本学校教育的细节。
今天,我来介绍中长写的书,叫作《日本国立小学365天》和《日本公立中学一千天》,写的是她的儿子从北京转学到日本的上学经历。
一开始,这位妈妈觉得日本的教育非常宽松,基本没有课业负担,也没有学习压力,对学生的要求很松。孩子在学校里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初中才有第一次考试;初中也不留作业,但是教科书配有习题册,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进度自己写作业,到考试的当天再把作业交给老师。2011年以前,日本的小学没有外语课,后来增加的外语课内容也非常简单,正式的英语学习是从初中才开始的。
那么,日本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在这本书里,作者记录了一位日本小学副校长提出的口号——交上好朋友,变得更聪明,身体更强壮。
日本从入学开始就禁止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大多是就近入学,一般从家里走到学校需要5分钟至20分钟。如果上私立学校或者跨学区的学校,要乘公交车的,可以在开学周由家长陪同,但一周以后就要孩子自行上学。
日本公立学校的学校建筑、教学设施都是标配,目的是均衡教育品质。公立学校的校长、老师最长到6年必须流动到其他学校。这些都是日本基础教育的基本制度。
日本的国语教学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小学生的作文主要是对一些具体的事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叫“感想文”。到中学后,写的作文叫“意见文”,是一种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批判性。“意见文”的选题很生活化,比如,初一年级的选题有“男女生之间存在友情吗”“人的外观和内在哪个更重要”,初二年级的作文题目有“学生时代可不可以染发和戴耳环”,初三的作文题目有“巴士和电车需要设置优先席吗”“电视应该自杀和杀人的报道吗”“智能手机和自杀的关系”“日本破坏环境的现象”等。写作要求1200字至1600字,从中可以看到日本初中国语教学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批判能力的一种构建。
日本中小学校最大的特色并不是课堂教学。在日本,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最主要的学习生活是下午的课外活动,叫作“部活”,也就是俱乐部活动。
每个学生都会参加一个俱乐部,俱乐部包括体育类、文艺类和科学类。几乎3/4的学生参加的都是体育类的俱乐部,包括排球、篮球、羽毛球、棒球、垒球等,种类非常多。日本的“部活”非常专业,因为没有少体校制度,日本的专业运动员都产生于中学的俱乐部中,所以参加“部活”的话,每周要集训3天到4天,以参加全国大学生比赛为目标,训练量非常大,非常严格、专业,而且都是自费的。
日本的体育教育很有特色,包括运动和保健两部分。体育是运动,保健是健康。体育课不仅仅是校内的,还会去大海里游泳,去远足攀登、滑雪,目的是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日本的中小学生运动会,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而不是派优秀的学生代表班级参加。比如,各个班级的接力赛,用不同颜色来区分不同班级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要参赛。还有一些传统项目,像齐步竞走、蜈蚣竞走、两人三脚、跳大绳等都是集体项目。难度最大、最具有挑战性的是团体操和金字塔项目,需要全班学生集体完成。尤其是金字塔项目,也就是搭人梯,每年运动会为了准备这个项目,很多学生浑身是伤,但是最后表演成功,学生们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日本学校的体育和运动会的重心并不在于竞赛的结果,而是为了锻炼意志、培养协作精神。
日本还有一些课程是中国没有的,比如食育。日本学校的“五育并举”,指的是食育、体育、知育、德育和才育。食育是五育之首,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生存能力。食育的具体目标是保持身心健康,理解饮食的重要性,能够选择和烹饪饮食,并将日本的饮食文化加以传播和。
还比如家务课,这个课程在小学叫作家庭课,在初中叫作技术家庭课。家务课在日本的基础教育中重要到什么程度?在他们看来,家务是治理的起点。家务课的内涵和教育目标也是很具体的,比如,技术家庭课在初中一二年级是70课时,三年级是35课时,内容一半是学习家庭领域的一些知识,另一半是学习具体的生活技能。它的目标同样是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徐蓓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杨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