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天君(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兼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部署,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刻理解教育强国战略,可以从强化战略意义、深化战略内涵、锚定战略支撑和落实战略布局等方面展开。
强化战略意义
明确教育强国之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作用持续深化,为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多领域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总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建设教育强国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表明,国家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升,依靠体力劳动和低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将为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创新劳动和高新产业所重塑。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急需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者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根本保障。
建设教育强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源泉。文化传承创新是软实力建设的集中体现,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正是建立在“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之上。教育强国建设既以西方发达为参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助力各级各类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又扎根中国大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发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彰显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建设教育强国是科技引领与进步的根本。科技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根本靠教育。十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获得了一半以上的科技三大奖、60%的自然科学一等奖和90%的技术发明一等奖,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我国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乃至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建设教育强国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石。教育既是国计,又是民生;既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领域,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编写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所强调的,教育是全球各国破解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内外社会学研究也显示,中等收入群体占较大比重的“橄榄型社会”是相对理想稳定的社会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畅通社会流动通道,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至关重要。
深化战略内涵
把准教育强国之实
建设教育强国,基本抓手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既有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所谓共同特征,就是要遵循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建设发展水平高、服务贡献大、国际竞争力强的教育强国。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立足人口众多且基础薄弱的资源禀赋、教育文化的历史底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追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模式。教育强国的战略内涵因侧重点不同而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教育自身发展水平高,即展现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国首先是教育自身的总体实力要强,一个之所以被称为教育强国,其根本在于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二是教育服务贡献能力大,即表现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国必须充分发挥“外部的”社会功能,成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党的二十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一系列强国建设目标,而教育强国排在首位。这充分表明,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以及人力资源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将持续彰显。
三是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强,即体现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排在世界前列的。教育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前者指的是财政投入、入学率、办学条件等硬性指标;后者指向“教育的品质”,反映教育本源、本质或内在特征,最终指向“人的培养”。当前,追求全球教育比较中的优势地位,必须达成物质、制度和人的现代化相统一,基本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稳步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推动人才结构更加优化、人才质量持续提升,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最终实现育才和育人的统一。
锚定战略支撑
筑牢教育强国之基
新时代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形成教育强国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年,总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安排新部署,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指明新的前进方向。
二是开展教育强国建设的全局性谋划。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先导性、全局性工程,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等八个方面的主要发展目标,涵盖了体系结构、普及水平、教育质量、服务能力等多项任务要求。同时,又聚焦教育优质化、普及化、公平化、终身化等主要内涵,提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等十大战略任务,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通盘战略谋划。
三是加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性推进。判断教育强国与否的标准在于教育综合实力的高低,在于必须真正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及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这意味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应实现一体化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要实现系统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有力支撑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我国教育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落实战略布局
走好教育强国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确立了行动纲领。立足教育发展战略,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有必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以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抓手,根本是高水平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核心是高品质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基础是高规格的教师队伍和人才队伍。为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高教育发展动能和效能。要进一步深化开放,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深层次的对内协调、更宽领域的内外联动,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球教育治理。
二是以高质量教育公平推动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一道构成教育强国建设的“两翼”。要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等兼具质量和公平的重点工作,为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提供政策支持和实践引领。
三是以人民满意的教育引领强国建设。人民立场和人民满意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价值导向,也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现代化,树立以人为宗旨的育人方式现代化,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治理现代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系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新时代教育公平的战略、推进策略与社会支持研究”[VGA220002]成果)
来源: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