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答案,在王维的诗里找(帮我搜索王维的诗)

很多人好读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在他的诗里,自然万象总能显现出原初的面目,幽静且空灵玄妙;

很多人也喜欢王维随缘自适的心境,就像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答案,深深安慰了奔波红尘的旅人。

这个周末,我们走进王维笔下的世界,感受他的洒脱和独树一帜的才华。/ /

王维

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

王维一生最美的诗,大都是写的辋(wǎng)川。

辋川位于唐代长安城东南方向五十公里之外。这里空山行云,湖上青峰,王维在此给自己修缮了一处住所,起名“辋川别业”。

他喜欢山,也常去山里讨自在。偌大的深山,他不以为寂,反生欢喜。

山中雨过,他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中无雨,他又说“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闲居无事时,他任凭“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等候友人时,他便“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想热闹时,又跑到农田旁,看水田上白鹭掠空而飞,听密林中黄鹂啼鸣,“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如果读多了王维的诗,会发现他很喜欢用“空”字。除去“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这种表现遥远之意的,大多数“空”字,都在映射他内心淡淡的禅意。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虽不见人,但听到人语响。“响”,回声也。在空山中听见人语的回声,亦真亦幻。此时,一缕余晖又射进幽深的密林,照在冷冷的青苔之上,光影的流动把静美烘托得触人心目,宛如太古之境。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喜欢营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一样。我们纵然身不在春山,也能跟着文字感受到山中的空灵与禅趣。桂花花瓣细小,随风飘落,极难被听见,但因为心闲,却能捕捉到这丝微响。月出本无声,但因山静,却能把栖鸟惊到,飞向溪涧啼鸣。

除此之外,王维也曾多次写过“心”:“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馀”“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

心的闲适与从容,在他历经斑驳世事后,被尤为珍视与看重。他反复提到的这颗闲心,不是百无聊赖的寂寞,而是找到了朴素自然的处事智慧,即主动割舍困扰心灵的纠葛,以明澈去体会生命内在的洒脱与诗意。

正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之处,不必急于寻觅柳暗花明的下一路,心焦气躁反而失了方寸。你的心境淡泊超脱,在困境中安然自处,自然能在不断变化的万象中看到别样的生机。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自的难题,而王维的魅力在于,他把这种阻滞活出了诗意,不为那些试图扰乱心性的事务所苦。化重为轻,既是他的眼界,也是他的心性。

他曾一次次地来到辋川,带着从尘世里的困惑或忧愁。他也曾一次次离开辋川,带着从此处汲取的涵养,重新步入人间奔忙。

他的一生,像自己的诗中所言,“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无需他人赏评,只求一个自在洒脱随性。

文 | 央视新闻《夜读》

图 | 视觉中国

制片人丨王兴栋 主编 | 王若璐

编辑丨李津婵 校对丨张天宇

(0)
上一篇 2023年05月24日
下一篇 2023年05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