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里的思想盛宴:两校通识课程“携手” 共助人才培养(两校联合办学的宣传语)

教师在上课。郑佳 摄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23日电 (谢盼盼 朱胤)学生款款落座品茗,体验点茶的调制过程,感受茶文化的乐趣;教师展示各种茶具茶器,生动讲述茶历史,引导学生体味传统文化,以茶道的濡染提升学生文化修养。

这是浙江财经大学(简称“浙财大”)短学期通识课《中国茶文化与传播研究》课堂上的一幕。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浙财大开设的27门短学期通识课开课,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学生相关点茶作品。郑佳 摄

课程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创意创业》《SPSS数据分析》《文本挖掘与社会科学研究》《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术写作与沟通》《中国文物鉴赏》《儒家文化专题》《苏轼作品导读》《中国政治思想史》《〈资本论〉选读》《经济思想史》《人类学概论》等。这些通识课程内容丰富,授课形式多样,覆盖深度体验、实践和围坐讨论等,为浙财大学子带来了一场场视听盛宴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今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连续第三次选派优质师资赴浙财大进行短学期课程授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师在浙财大开设通识课是两校合作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项工作已持续三年时间,年开设课程9门,第二年17门。

讲授《人类学概论》的教师吴乔授课三年来,不断根据浙财大学生的需求和喜好调整授课内容,运用故事或案例讲解抽象理论,通过布置分级文献、发布读书方法等形式增加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研究兴趣。

每年都有学生表示,通过这门课打开了学科视野,感受到了人类学的魅力。有些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利用假期认真调研,写出了高质量的论文,而且在课程结束后仍然继续自学人类学,参加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的学术工作坊和田野夏令营,矢志报考人类学研究生。

吴乔坦言,只要有一个学生因这门课而“点亮”了学术兴趣,甚至决定了发展方向,这就算是达成了传道授业的最低目标。

三年来,浙财大通过两校通识课程“引培结合”共建,已着力培养了一批掌握一定教学技巧、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跟教老师,立项了十余门通识课程建设项目,为持续提升通识课教学水平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完)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9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