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哲学专栏:业、惑、烦恼、根本烦恼(烦恼是业力的体现吗)

业 梵文Karma的意译,音译“羯磨”。佛教用语。意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一般分三业:身业(行动)、语业(也称口业、言语)、意业(思想活动)。《大毗婆沙论》卷百一十三:“三业者,谓身业、语业、意业……苦自性者,应唯一业,所谓语业,语即业故;若所依者,应一切业皆名身业,以三业皆依身故;若等起者,应一切业皆名意业,以三业皆是意等起故。”身业、语业各有两种性质:一是由言论、行动所表现出来的显而易见的行为,称为“表业”(Vijñapti);一是只有潜在思想,未在言行方面表现出来,不能用感官观察和理解的活动,称为“无表业”(Avijñapti)。有的佛教派别还立意表与意无表业。据《俱舍论》卷十三,小乘有部又把意业称为“思业”,把身、语二业合称为“思已业”;认为意业的体性是“思”,身、语二业的体性是“色法”。大乘法相宗更重视行为的动机,《成唯识论》卷一认为,三业的体性皆为“思”。业的分类很多,有引业、满业,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业等。佛教认为业发生后不会自行消除,必将引起善恶等报应。业是有情流转生死的动力,是佛教“因果报应”说的理论依据。

惑 佛教用语。烦恼之总称。《百法明门论忠疏》:“惑谓根本及随烦恼。”《大乘义章》卷五:“能惑所缘,故称为惑。”特指因不懂得佛教教理和缺乏佛教信仰以致迷惑于认识的对象而言,与“无明”等义相近,有时被称为“愚惑”。由于“烦恼”与“业”结合,被视为轮回果报的总因,所以“惑”、“业”往往并称。

烦恼 梵文Kleśa的意译,亦译“惑”。佛教用语。佛教所说扰乱众生身心使发生迷惑、苦恼等精神状态的总称。《大智度论》卷七:“能令人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唯识述记》卷一:“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泛指与佛教宣扬的宁静、“涅槃”境界相对立的一切思想观点和精神情绪。据《俱舍论》卷十九释:处于潜在的尚未现行的烦恼,名为“随眠”,正在现实中发生作用的烦恼,名之为“缠”;亦通称为“漏”。在认识论和道德观上,“烦恼”是一切世俗欲求、情绪和思想活动的总称;在人生社会中,被认为是“苦”的直接根源;在宗教信仰上,是感生轮回报果的总因,名“诸有本”。有多种分类,主要有根本烦恼、随烦恼等。

根本烦恼 梵文Mūlakleśa的意译,亦译“本惑”。佛教用语。与“随烦恼”相对。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包括贪、瞋、痴、慢、疑、恶见。《成唯识论》卷六:“此贪等六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得烦恼名。”其中恶见(简称“见”)又分五见,称“五钝使”;其他五根本烦恼称“五利使”,合称“十随眠”。

(0)
上一篇 2023年08月05日
下一篇 2023年08月0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