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中国历史朝代)

网上有关“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中国历史朝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中国历史朝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中国历史朝代)”,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中国历史朝代)

 国号:即国家的称号,或一个朝代的名称。国家或朝代创建者首办的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

 朝代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练习7》)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夏朝 约前2070-1600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商朝 约前1600-1046年 亳(bò) 河南商丘 汤

 周 西周 约前1046-771年 镐(hào)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jiù)

 春秋 前770-476年

 战国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6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yíng)政

 汉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yǎn)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guī)

 东魏 534-550 邺(yè)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mǐn)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907-960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xù)

 后晋 936-946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táng)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gǎo)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yìn)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宋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耶律阿保机

 金 1115-1234 会宁 黑龙江阿城 太祖完颜阿骨打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注: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极

国学经典知识

学习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本文是编者根据网上热传的200道国学知识整理而成, 答案后面附解释 。目的是让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不仅仅是知道一道题目的答案。

5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

A、范仲淹

B、文天祥

解释: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A、干

B、戈

解释:

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具体“干”指盾牌,“戈”指进攻的类似矛的武器。因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

A、花旦

B、青衣

解释:

正旦,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解释: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C)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解释: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原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解释:

张仲景与华佗都是著名的中医学家,都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汉献帝时期,但是没有史料说他们互相认识,更没有说他们之间有过医学交流。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解释:

古代的圣人孔子是在73岁去世, 孟子是在84岁去世的。所以国人将这两个年龄相当重视,能够活到圣人的年龄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后来把这两个年龄说成一个“槛”,说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其实一般人到了这个年龄段,在古代,已经大大的超出了平均寿命,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性。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解释:

“一问三不知”出自于《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文子曰:‘吾乃今知所以亡。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对事情的发生、过程与结尾都不知。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

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B)

A、老子

B、荀子

解释:

“水则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荀子说的,原文见《荀子.哀公》篇:“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

有一次,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李世民问:隋朝灭亡的原因是甚么?魏征回答说:失去民心。李世民又问:人民和皇帝应当是甚么关系?魏征说:皇帝就像一只漂亮的大船,人民就是汪洋大水,大船只有在水中才能乘风前进;但是,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弄翻。太上皇(李渊)举义旗推翻隋朝统治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作为君王要时刻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般人以为是李世民说的,其实最早是荀子说的,不要搞错了哦。

6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A)

A、阴文印

B、阳文印

解释:

印章文字或图像有凹下与凸起两种形体,凹下的通称阴文,突起通称阳文。 阴文印即是印章文字或图像凹下的印章。印章钤盖出来的效果印底呈红色,文字呈白色。阴文印色泽白色居多,给人空旷、宽敞、愉快的感觉。

6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解释: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B)

A.赤眉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起义

?D.黄巾起义

解释:

史记 司马迁《陈涉世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6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A、王维

B、王勃

解释: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其中最出名的为王勃。

6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

A、鼓

B、锣

解释:

《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鸣金收兵,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鸣金,敲锣,古代作战收兵信号。

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解释:

李清照,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第一才女”。被誉为婉约词“一代词宗”。

6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A、《弟子规》

B 、《三字经》

C、《千字文》

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A、挂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黄酒

解释:

登高采菊为重阳节习俗。

6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

A、酒窝

B、眼睛

C、嘴角

D、腮帮

解释:

靥,酒窝儿,嘴两旁的小圆窝儿。

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A、十五岁

B、二十岁

解释: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B)

A、文章

B、书法

解释: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72、河姆渡遗址位于:(B)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解释:

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7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解释:

《诗经》总共有305篇诗歌,又被称为“诗三百”。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不邪。”

说诗三百,是取其概数。不能搞错哦。

7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A、孙武

B、孙膑

解释: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7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

A、能

B、不能

解释:

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

由于算盘普及,论述算盘的著作也随之产生,流行最久的珠算书是1593年明代程大位所辑的《算法统宗》。

《算法统宗》是一部以珠算应用为主的算书。全书共17卷,有595个应用题,多数问题摘自其他算书,但所有计算都改用珠算。

书中载有算盘图式和珠算口诀,并举例说明如何按口诀在算盘上演算。其中开平方和开立方的珠算法是程大位首先提出来的。

7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C)

A、指鹿为马

B、奇货可居

C、图穷匕见

解释: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

7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B)

A、面部表情

B、舞蹈动作

C、器械表演

解释:

唱指唱功,

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

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

78、"海上生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

A、王勃

B、张九龄

解释:

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意:这里的“生”不能写成“升”,有些微信号里的题目是错的,小心被误导。

7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

A、晚春

B、仲夏

解释:?

宋·李清照《如梦令》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

海棠花一般是春季三四月份开花,因此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写出了作者对红颜易老的感慨。

8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A、时不再来

B、失不再来

解释:

《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张九龄):“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 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81、"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A)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解释:

唐代的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

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掌管官吏的考核任免、户口和赋税、礼仪制度、军政、法律、刑狱、水陆工程等。各部长官为尚书。

8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B)

A、秦始皇

B、武则天

解释:

乾陵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

8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

A、白居易

B、李白

解释:

西湖白堤,位于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俗称“白沙堤”,长约一公里,相传白居易为此写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涂碧,如在画中游。

8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A)

A、法律条文

B、美德善行

C、圆规曲尺

解释:

是用来劝诫人要自觉遵守条例法度。它的本意就是没有圆规和曲尺就没办法画出圆和方这两种图案。

规和矩这两个字的本意就是以前木匠用来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规就是圆规,矩就是“曲尺”,不是弯曲的尺子的意思,经常见来干活的木匠用,是一种像大于小于那个符号的东西,一直一横形成一个角度。

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鼓吹与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8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A)

A、为政清简

B、平安长春

C、淡泊名利

解释:

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宋史·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皇帝宋神宗听说赵抃只带一琴一鹤上任的事后,十分赞赏地对赵抃说:“你能以匹马入蜀上任,只随带一琴一鹤,这实在太好了。希望你到任后,能够精兵简政,不贪财物,就像你的行装一样简单。”

8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

A、李商隐

B、骆宾王

解释:?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西下的太阳无限美好,只是再美好,也已接近黄昏时刻。

8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A、《金陵记》

B、《石头记》

解释:略。

8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解释:

《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障碍。

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隋文帝采取了高颎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颎说:“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

8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

A、元好问

B、柳永

C、晏殊

解释:

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会引用此句而被广为流传。

9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C)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解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 兄弟平安、没有怨恨,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

9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

A、扁鹊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解释: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新的医药学研究成果,以毕生精力撰成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9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A)

A、八条

B、二十二条

解释: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9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A)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

解释: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便开始修建秦陵,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

9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B)

A、令爱

B、令正

解释:

称对方妻子为令正。

令爱多指对方的女儿。

9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A)

A、有关

B、无关

解释:

商民善于经商,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

周朝建立后,商朝的后裔,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重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买卖的人。

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9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B)

A、两位

B、三位

解释: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里有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三个女的。

9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

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解释:

苏轼词中指的是周瑜,理由:“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原文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是周瑜。 单个说“羽扇纶巾”这个词应该是指诸葛亮。

98、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B)

A、压轴戏

B、大轴戏

解释:

在传统的演出中,倒数第二场的压轴戏,一般是比较有实力的演员出场;最后一个是大轴,因为压轴戏演完后,很多观众都走了,最后一个就是比较热闹的戏,就当送客了。

9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B)

A、来俊臣

B、周兴

解释:

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

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子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10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B)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解释:

批把,琵琶的早期称呼,源自演奏拨法,所谓“正拨”和“反拨”(也称“返拨”) .往下弹称“批”;往上挑称“把”,即“弹”和“挑”的拟声词。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是什么

  国学经典 是依据中国最精华的 传统 文化 精粹,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融合了国学启蒙、弟子规、易学、处世之道、 家庭 教育 、养生、国学游戏等众多内容。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国学经典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国学经典知识一:

 1、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3、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4、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5、四大名花

 牡丹(河南洛阳)、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发明

 造纸(东汉、蔡伦)、火药(唐朝、古代炼丹家)、印刷术(北宋、毕升)、指南针(北宋、发明者无记载)

 7、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 春分 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 清明 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 :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 :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8、四书

 《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9、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0、八股文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2、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3、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4、竹林七贤

 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5、饮中八仙

 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国学经典知识二:

 1、蜀之八仙

 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2、扬州八怪

 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3、北宋四大家

 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4、唐宋古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5、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6、四大民间 传说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7、四大文化遗产

 《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8、元代四大戏剧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9、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10、五彩

 青、黄、赤、白、黑

 11、五音

 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 shāng ju? zhǐ yǔ)

 12、七宝

 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13、九宫

 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14、七大艺术

 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

 15、四大名瓷窑

1.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国学修养基本常识 1.国学主要学什么内容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道德经》《诗经》、《孝经》等等,后来又增加一点语言训诂学方面的著作,如《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郑樵的《通志》,断代史,如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总集如《昭明文选》、《文苑英华》、《玉台新咏》等。

2.国学经典内容

国学包括哪些内容 现在来讲第二个问题。

中国古代并没有国学这个名词,有人考证,国学这个名词是在清朝末年从日本引进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奉行脱亚入欧的政策,全盘西化,当时激起了一些保守人士的反对,认为日本大和民族已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有自己的国学,有自己的国粹,用不着全盘西化。

日本人所谓的国学是指在日本本土发生而为日本所特有的学问,与西学相对。后来黄遵宪、梁启超把国学这个名词引进来,专指在中国本土发生而为中国所特有的学问,与日本国学原来的所指完全不同。

自从把国学这个名词引进到中国,在整个20世纪就成了一个文化讨论的关键词,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色彩,褒贬不一,至于就这个名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来说,却是聚讼纷纭,混乱不堪,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看法。 我们暂且避开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干扰,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就事论事,从名词本身字面上的意义来理解,先谈国学包括哪些内容,这是这个名词的外延,再谈国学的核心价值,这是这个名词的内涵。

顾名思义,国学是一个泛称,包罗万象,凡是在中国本土发生而为中国所特有的学问,都叫做国学,中国的历史文化长达五千年,从春秋战国算起,也有二千五百多年,所有历代所发生的学问,都是国学的内容,现在许多人常常以偏概全,认为国学就是经学,国学就是儒学,或者认为国学就是诗词歌赋,三国、水浒、西游,其实这些都只是国学的一个部分,并不能概括国学的全貌。 为了弄清国学所包括的内容,最好的方法,应该从中国的目录学说起。

目录学是关于图书的集结、分类和编排的学问。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全国所有的图书集结起来,分类整理,是在汉代,并且编排出一个图书目录,叫做《汉书·艺文志》。

根据这个图书目录,我们可以对汉代的学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也就是国学在汉代所包括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把当时全国所有的图书分为六类,第一是六艺,第二是诸子,第三是诗赋,第四是兵书,第五是术数,第六是方技。

六艺就是六经,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其中《易》为六艺之原,群经之首,研究六艺的学问叫做经学。

诸子共有十家,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研究诸子的学问叫做子学。诗赋属于文学。

兵书属于兵法之学。术数包括天文、历法、五行、占卜之学。

方技主要是医学。 魏晋时期,对全国的图书重新分类,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到了隋代和唐代,把这四部确定为经、史、子、集,甲部就是经部,乙部就是史部,丙部就是子部,丁部就是集部。值得注意的是,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经过中国人的引进、吸收和改造,已经演变成中国化的佛教,融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国的国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排斥在外,所以《隋书经籍志》把佛教的图书归入集部,《新唐书·艺文志》归入到子部类中。

隋唐以后,经史子集四部的分类成为定式,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按照这种分类编排了一套洋洋大观的《四库全书》,所谓四库就是经史子集四部。由于明清以来,西学东渐,逐渐融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来,所以《四库全书》也收录了艾儒略、南怀仁、利玛窦等人所写的一些有关西学的著作。

从汉代的《艺文志》到清代的《四库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国学的内容真正是包罗万象,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扩展,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广泛地吸收外来的文化资源,把印度的佛教和西方的西学也纳入到国学的范围中来。如果把国学简单地等同于经学、儒学,或者封闭僵化顽固排外之学,显然是以偏概全,不符合历史的实际。

关于国学的内容,用经史子集四部来概括,是一个既符合实际又反映全貌的最为完整的说法。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

比如有人把中国的学问区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经世之学、科技之学。有人着眼于学术思潮的演变,按照朝代的更替,区分为先秦子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有人着眼于文学的体裁,区分为先秦诗骚、汉魏乐府、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有人根据汉唐以后的历史情况,把中国传统文化归结为儒、佛、道三教的鼎立与合流。

总起来看,国学是一个与西学相对所产生的名词,也叫做中学,虽然外延宽泛,包括了中国历代一切的学问,但是并不笼统,而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类编排,所指对象是明确的。 。

3.国学启蒙的应该注意什么

国学经典要有选择地吸收 以国学经典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要有选择地吸收。毕竟,国学经典中有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有鉴别"地吸收,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美德教育。

2。让孩子在特定场景中理解国学 我们不应为了教国学而教,重要的是要让国学规范孩子言行,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场景,让孩子感同身受,理解其中的意思。

比如,孩子原本答应妈妈的事,自己收拾玩具,或者看完一集动画片不再看第二集,结果又反悔、耍赖。这时候妈妈可以用"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来教育孩子,意思是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果断。

这些格言言简意赅,读来朗朗上口,孩子在记诵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地接纳它们,逐渐养成好习惯。 3。

兴趣是需要培养的 有人说国学很枯燥,可是学英语、学弹琴也很枯燥,为什么孩子照样也能学习呢?可见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静下心来每天诵读一段国学经典,配上古典音乐。

时间长了,宝贝自然就配合了,这时家长们也要给孩子鼓励。

4.如何看待当前国学教育重知识,轻素养的现象

想要培养国学素养,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国学。“国学”的现在涵义是“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的,所以国学无可争议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对于国学基本上出于一种比较陌生的状态,对于一些先贤的理论并不了解,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原因是社会上对于国学不够重视,虽然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努力推行,但效果有限。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如何去提高他们的国学素养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正确看待国学文化,只有正确的认知后才能在大学生群体内全面推广国学。有的人认为读国学经典就是复古守旧,就是读儒家经典,就是读《三字经》、《弟子规》,这些认识误区必须消除。那么国学经典是什么?国学经典主要包括伦理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历史经典:《尚书》、《史记》、《资治通鉴》等;文学经典:《大学》、《中庸》、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哲学经典:《论语》、《周易》等。国学经典是不朽的精神,是生活的指南,是文明的传承,是教育的良方。从时间上看,现代之前的都是;从内容上看,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经典。如《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劝学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经典有糟粕,但不能全盘否定。有人说,《三国》处处是权谋算计,《水浒》动不动就是“杀人越货”。《红楼梦》正如鲁迅评价:经学家看,就是易经;道学家看就是 *** ;才子看见的是缠绵;革命家看见的是排满;流言家看到的是宫廷秘事。尽管有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在提倡读“四大名著”。正确的做法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待国学,是实用主义的、功利化的态度,还是以“国学”的文化、精神渗透进我们的生命之中?这的确是需要我们讨论和思考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国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整套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理念。历史学家说,历史只有在人类世界中才能生存和呼吸,我们必须在历史中不断地返回它自身,追忆并实现过去的全部经验。国学,作为传统,是一种历史的创造和存在,是一种我们必须践行的文化图式,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发明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尽管我们有时与这种传统文化存在着一种时间上的距离和心理上的距离,但是,它却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它的因子充满了我们的血液,它构成了我们精神生长的客观环境。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其实都是它的受益者。

那么,有哪些实际行动可以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呢?首先从学校来说,可一将国学加入到必修的课程中,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选择有实力、有批判性见解的老师教授这门课。对国学的整个轮廓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选择想深入了解的内容。

其次,学校内学生自行组建的国学社团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进行集体诵读,举办跨学校之间的国学交流,亦或是邀请有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讲座,给学生足够的机会接触国学。

最后,我们自己要有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的使者的使命感,主动熟悉,学习国学,并在生活中应用并向更多的人传播国学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提高了国学素质。

5.课堂上应该关注哪些国学素养

所谓的国学素养就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研习,从而提高本人的内在涵养,并进而提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水平水平。国学素养是指国学中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部分,说白了就是人的素养教育、人格教育,通过修身养性孕育出真正的“人”

而课堂上,我们不只是学习知识,更应该潜移默化的培养完美健康的人格。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关于“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中国历史朝代)”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0)
上一篇 2024年03月26日
下一篇 2024年03月26日

相关推荐